【靈修小品】合一.家
小時候,對修道聖召一竅不通。唯一的理解,是不能結婚。要入修院的話,便要與組織家庭絕緣。今天我才明白,無論組織家庭或度獻身生活,同樣精采,也同樣困難。
最近出席了在九龍明愛禮堂舉行的「結束獻身生活年」大匯演,由不同修會團體載歌載舞去演繹出「修會大家庭」的苦與樂。總的來說,由父母組成的家庭也好,由修會團體組成的家庭也好,離不了從十字架帶來的喜樂。
基督的愛是無條件的,永遠是主動的。只有這樣,才可保持家庭或修會團體的活力。這也是難度極高的生活藝術。簡言之,能在基督內保持合一,才是圓滿家庭的特質。
主說:「凡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瑪二十五40)這樣,家庭便變成為教會的活細胞。
天主教教理有如下的說明:基督徒家庭是人際的共融,是「父」和「子」在聖神內共融的記號和形象。家庭的生育和教養是天父創造工程的反映。家庭奉召分享基督的祈禱和犧牲。每天的祈禱和天主聖言的誦讀使家庭的愛德堅強。基督徒家庭有福傳和傳教的責任。家庭內的關係,導致感受、情感和興趣的相近,這主要來自人的互相尊重。(2205-2206a)
伯多祿在羅馬寫給散居在小亞細亞北部的信友:同樣,你們做妻子的,應當服從自己的丈夫,好叫那些不信從天主話的,為了妻子無言的品行而受感化, 因為他們看見了,你們懷有敬畏的貞潔品行。你們的裝飾不應是外面的髮型、金飾,或衣服的裝束,而應是那藏於內心,基於不朽的溫柔,和寧靜心神的人格:這在天主前纔是寶貴的。
從前那些仰望天主的聖婦,正是這樣裝飾了自己,服從了自己的丈夫。就如撒辣聽從了亞巴郎,稱他為「主」;你們如果行善,不害怕任何恐嚇,你們就是她的女兒。
同樣,你們作丈夫的,應該憑著信仰的智慧與妻子同居,待她們有如較為脆弱的器皿,尊敬她們,有如與你們共享生命恩寵的繼承人:這樣你們的祈禱便不會受到阻礙。(伯前三1—7)
真福德蘭修女對家庭的成員亦有一句忠告:常常一起祈禱的家庭,永遠不會分離。
- 本欄作者:伍維烈、何家怡、梁偉才、梁達材、麥琬淑、譚永明和黄潄芳輪流執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