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作「堅離地」人
每年春節,不能在港過年也會感到遺憾,今年卻感覺是種祝福,不用面對面眼望眼被迫討論或聽親友熱烈討論年初一魚蛋事件,因為從臉書上看到各營各執一詞,各有各說法, 各有各理念,各有各憤怒,各有各仇恨,深層次矛盾和撕裂已經蔓延到每一個社區、每一個機構、每一個教會堂區、每一個好朋友圈、每一個大小家庭。
今年春節,正好跟四旬期重疊, 本以為是香港人為香港地謙卑反思、悔改寬恕、克己禱告的好機會,卻被一些人視作「離地」。
四旬期, 在這世代好像已經沒有市場,誰願意承認自己有罪、誰願意悔改、誰願意寬恕、誰願意克己,特別是自認有理的言語和行為?表弟笑說,他也因著抱持跟各營有別的看法,被稱為「堅離地」(Kennedy)人。
我在想,德蘭修女可能是全世界最入世的「堅離地」聖人。
曾經聽過有人批評德蘭修女, 雖然走進印度的貧民窟服務,把耶穌的愛帶進貧窮中的最貧窮,卻沒有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從根本改變印度對貧窮人不公平的制度和政策,也沒有令天主教取代印度教成為最大宗教,讓大部份印度人皈依天主教。德蘭修女窮一生去愛,認為愛可克服一切、超越一切、征服一切,實在是「堅離地」。
德蘭修女的確是「堅離地」: 她為了回應召叫,把耶穌的愛帶到貧窮人當中,她不理會地上的眼光和實際的危險,一個外國小女人毅然離開本身所屬修會和穩定生活, 獨自走進加爾各答的貧民窟服務; 她一直堅持不籌款不理會錢的供應,認為若是天主要行的事天主自會供應;縱然早期服務垂死者不斷受到印度教祭師的攻擊和威脅,她仍然堅持以愛為先為大,甚至照顧攻擊她最為厲害的祭師直到生命的最後。她的行為,絕對離地,最不切實際,可也是最入世。
德蘭修女,雖然沒有為印度貧民反抗腐敗政權,也沒有令大多數印度人皈依天主教,但她窮一生以最入手世的方式,改變人心,皈依了愛。這是她的召叫。
求主憐憫,如果耶穌能夠以愛寬恕迫害自己和教會的恐怖份子,感化他成為聖保祿;如果德蘭修女能夠以愛寬恕和照顧威脅她生命的垂死印度教祭師,感化他明白愛的無私,還化解了跟印度教徒間的矛盾——耶穌的愛,也能夠感化每一個人,包括香港人;也能化解每一個矛盾,包括香港的深層次矛盾。
我知道,現在說這些沒有市場, 而且「堅離地」,但在主內,一切皆可能。
但願我們也願意謙卑悔改,願意向德蘭修女學習以愛寬恕,願作「堅離地」人,實現耶穌在地上的愛。
作者為天主教教友傳信會教友傳教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