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舉辦聖畫像導覽
(天亞社訊)道明會為慶祝創會八百周年和在台灣台南開教一百五十年,在台南教區指導下,修會在教區內他們的第一所天主堂,首辦「『藝』遊未盡,聖畫像導覽」演講會。
演講會於三月十二日在中山路聖母無玷原罪始胎堂舉行,由《聞道出版社》社長費格德神父演講。他介紹聖人聖女畫像的意涵時指出,教會聖賢遺像常利用一些象徵來表示他們一生的重要事件或個人的靈修特徵。
舉辦演講會的傳協會委員薛福賜告訴天亞社,台南奇美博物館於去年元旦開展天主教聖像畫展覽,可惜它畢竟是民間團體,解說員沒有正統教會的培訓,「常常只是點到皮毛,更甚者是失去原作要表達的宗教意涵」。
為此,天主堂在舉辦慶祝活動系列裡安排聖像解說,深入簡出剖析各月份聖像畫主題所要傳達的意涵。
畫像中的聖道明,通常手拿著木杖或盾牌,左手拿著一本書或聖堂的模型、百合花或玫瑰念珠。他腳邊有一隻狗,口中銜著一支火把。他除了聖人的光圈,在額頭上還有一顆明星。費神父對八十多位參加者解說每一物件的象徵意義和與聖人有著如何密切的關係。
費神父解釋:「拉丁文的Dominicus,意思是『屬於天主的』。禮儀改革為了漢化聖人名字,就採用『道明』,可推論及聖書中的『弘道明德』之詞。另外,Dominicanus也可以解釋為『天主的犬』,因為根據拉丁文字解說也可以用『主』Dominus和『犬』canis當做名詞的來源,因此也可以象徵為勇於吠叫警世,捍衛真理,抗拒異端學說。」
至於「星星」,是因為聖道明的代母發現他額上發亮如星一般,而他的生活榜樣和教誨確是一顆明亮的星星,因此這星也代表他超性的智慧和聖德,煥發真理之光,引導人靈前往基督。
還有象徵貞潔的「百合花」,這是聖人臨終時,向他的弟兄告白說:「直到此刻,上主的恩寵保住了我清白肉體;但我也承認未免有缺點,我喜歡跟年輕的婦女談話勝過年老的婦女。」他這樣謙遜的告白是盼望他的子弟也能珍惜貞潔美德。
費神父還逐一解釋其他物品的意義。
據台灣天主教修會會士協會的《阮的腳步,阮的情》,道明會在十三世紀成立於西班牙時稱為「宣道會」,首次來台開教是在一六二六年間,隨著西班牙部隊進入台灣北部基隆,設立第一座教堂,取名「諸聖堂」。
該本於二○○九年出版的書記載,直到一六四二年荷蘭在戰後取代西班牙殖民台灣止,約有四十位會士經過台灣前往傳教區傳教。一八七○年道明會到台南開教,一九一三年因都市計劃而搬遷至中山路的聖母無玷原罪始胎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