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人習書法

期數
3763
刊登日期
2016.04.01
主曆
主曆 2016 年 04 月 03 日

周景勳神父:安頓心神

(本報特稿)修習書法三十多年的教區神父周景勳最近參與書法展覽,他說這門國粹有助靈修,更可陶冶性情,使人安頓心神,深思與天主的關係。
周景勳神父一月十一至十四日參與在大會堂舉行的「南薰弟子書法展覽」,當中他展出九幅書法,另一位同門屈淑美修女亦有參展。他早前向本報分享寫書法的樂趣,指出每次練習書法均有助於靈修:「寫書法時心也要靜,沒有雜念,不能夠心急,過程有助我靜下來,有如是『書法靈修』。」
自八十年代初,周神父跟隨書法家黃兆顯(別號南薰杜若)學習書法,最初以練習楷書和篆書,學習歐陽詢、王羲之等書法家的書法筆觸,練習臨摹逐步提升書法水平,後來也寫隸書、行書、竹簡書等字體。
是次書法展品以行書為主,也有臨摹伊秉綬的書法,亦有作品混合隸書、行書,再以篆書的三公山碑,配以個人風格。其中一幅作品他以行書寫下格林多人前書十三章的「愛德頌」。
「我自讀書時已愛好中國文化,曾同時學習古箏和中國書法,這好能調養性情。」雖然他於一九八五至九○年在台灣輔仁大學修讀哲學碩士及博士時,因學習關係而減少練習書法,但當時仍與時任輔大校長的羅光總主教經常以毛筆書信往來。
自九十年代起,周神父每逢農曆新年便為他服務的堂區寫對聯。其中他曾服務的聖本篤堂於九二年新聖堂落成至今仍惠存他的墨寶——在堂區大堂正中上方的「平安」牌匾,便是他的題字。
農曆新年他更要時常題字,本年他為現在服務的聖瑪加利大堂、聖神修院、聖瑪利安老院舍等送上新春對聯,題材與新年、更新、修德行、祝福的意思相關,他說:「本年是慈悲禧年,故此希望能構思與天主慈悲意思的對聯,讓信徒在新春多思考慈悲的意義。」
他說最近在輔仁大學看到的對聯寫上「慈祥和氣待人群、悲憫愛憐對眾生」,由於這話直接表達慈悲信息,故以此作為新春對聯的參考。(高)

 

屈淑美修女:
忙碌後專注其中

當年邀請周景勳神父隨書法教師黃兆顯學習書法的屈淑美修女也有參與書法展,展出她數幅墨寶。屈修女表示,練習書法有助靈修,好使心靈安定與平安,並能提升個人修養。
是次在大會堂舉辦的書法展,由教師黃兆顯的學生組成「南薰書學社」主辦,展出逾二百幅書法作品。談到學社對她的影響時,屈淑美修女說,書學社以「南薰」命名,表示從南方吹來的風滋潤人們的心靈;「薰」是採用薰衣草的名字,有如薰陶他人,在薰香的人格內有著一種香氣,「我體會到書法有這作用,使人格不斷成長,修為日進於德,感受到書法與靈修是相輔相成」。
屈淑美是沙爾德聖保祿女修會的修女,八十年代時期在聖德肋撒醫院服務時,院內醫生邀請她一起學書法,「當時老師每週到醫院教授,每次也給我們家課,我便在晚間練字,有時會練習至深夜十一、十二時」。
屈修女說,練習書法的過程能使心神安寧,尤其在晚間練習時更能專注其中,「晚上寧靜的氣氛使人心情輕快,不用顧慮日間忙碌的工作,睡前練字更助我平伏心情、有助思考,並能好好安睡」。
她自一九八二至九十年代中學習書法後,至今仍沒有停下寫書法,「老師教導我們學習寫字有助修為人格。我感到學書法後,對個人靈修也有幫助」。她表示,儘管現在不能時常寫書法,「但我仍會繼續練習,直至手震為止」。(明)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