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義會教牧探訪教區中心
(本報訊)普世教會紀念宗教改革五百周年前夕,基督教香港信義會一批教牧同工四月五日探訪天主教會,雙方都肯定互相認識有助教會合一。
信義會監督張振華牧師聯同近九十位牧師和同工,當日上午先拜訪與天主教座堂為鄰的正教會香港聖路加座堂,由黎大略都主教(Nektarios)接待,並為訪客介紹正教的禮儀和神學。
訪客下午參觀主教座堂後,在教區中心演講廳獲湯漢樞機、夏志誠輔理主教、教區基督徒合一委員會副主席梁達材神父等接侍。
湯樞機:多合作 多交談
湯樞機先向來賓介紹天主教會的發展,點出近代天主教會深受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影響,會議為天主教帶來革新,並讓教徒更積極參與教會。
他說,本年是香港天主教開教一百七十五周年,相對是年輕的教會,年來教會透過堂區、教育和社會服務臨在於香港社會;近年每年約有七千人領洗(約半為成人領洗);牧職人員方面,過去二十年教區亦著力推動終身執事職。
湯樞機稍後答問環節時又提到梵二會議的《大公主義》法令,當中鼓勵天主教徒多與其他基督徒交往,彼此不要互相攻擊,倒要多合作,多交談深入探討不同課題。湯樞機隨後把一本梵二文獻集送給信義會來賓。
夏主教則從「香港處境下的中年牧養」為題作短講,闡釋教會如何透過不同職務牧養信徒。他午膳歡迎來賓時,提到世界信義宗聯會與天主教會早前出版了《從衝突到共融》以紀念宗教改革五百年,雙方互相認識締結友誼正好是走向共融的一步。
明年宗教改革五百周年
聚會中,信義會張振華監督致辭時指出,要重新在教會合一中認識上帝(天主),尋求上帝給予的憐憫和恩慈,好能服侍社群。他表示,世界信義宗聯會近三十年致力與天主教尋求合一,其中一九九九年發表的《有關成義╱稱義教義聯合聲明》是重要的合一成果,兩年前更發表聲明中譯本。
答問環節,教區秘書長李亮神父談及本地教會的挑戰時, 分享其中兩方面:包括教會如何投入關社事務,以及香港為中國內地教會的橋樑角色。有信義會出席者提及他的堂會與明愛單位彼此借用地方,成為了互相幫助的好見證。
張振華會後對本報說,明年為宗教改革五百周年,其精神「為教會重拾活力,回到聖經去,將福音大能重新展現」。他希望同工能藉著這次探訪,也能重燃昔日的活力。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成立於一九五四年,共有堂會五十一間,信徒超過一萬七千多名,教牧同工一百多位。除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外,本港的信義宗教會還有禮賢會,崇真會和路德會等。
教宗方濟各將於本年十月三十一日前往瑞典,參加宗教改革開啟五百周年紀念活動。(詠╱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