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開教175周年及教區成立70周年 一)
教區成立七十周年
慈悲禧年回望主恩
在慈悲禧年內,本地天主教會慶祝開教一百七十五周年、教區聖統制成立七十周年,別具意義。
一八四一年四月二十二日教廷頒布法令,宣布香港成為宗座監牧區,自此香港教會團體在獻祭感謝天主的同時,亦透過慈惠工作、開辦教育事業等去服務社會。及至一九四六年四月十一日,教會聖統制在中國建立,香港亦成立主教區。
翻開本地天主教的發展歷史,不難看到當中有著跌跌碰碰的波折。教會是聖善的,但信徒畢竟有著人性,在這些人性面貌當中,卻反映出天主必看顧和護佑—— 祂的救恩就是在這一百七十五年的歷史時空中,臨在於香港社會。
復活節剛過去,本年約有三千二百人領洗入教。一如教區主教湯漢樞機在主持復活慶典夜間禮儀時說,新領洗者既有機會聽從福音,往後便應慷慨地把這福音再傳揚開去。
這番話亦和應了教宗方濟各在慈悲禧年詔書所言:「教會認識自己的首要任務,是默觀基督的面容,從而將天主慈悲的偉大奧跡,介紹給每一個人,尤其在充滿巨大渴望及種種矛盾徵兆的時候。」(慈悲禧年詔書25節)
本專頁整理前人資料,道出本地教會的發展,亦蒙教區檔案處提供檔案和相片,讓讀者一睹往日的教會生活。
首位宗座監牧—— 若瑟神父
若瑟神父(Theodore Joset)是香港首位宗座監牧,惟履任一年
便安息主懷。他的遺體目前安葬於主教座堂(圖)。
若瑟神父一八○四年在瑞士本恩出生,起初他在澳門服務於教廷傳信部的總務處,其後在葡萄牙「保教權」的爭議下,若瑟神父看到總務處有需要遷往香港,於是他在港籌建教堂和孤兒院。
一八四一年,「香港島及其周圍六里地方」脫離澳門教區,成為監牧區,由若瑟神父擔當首任宗座監牧,主要照顧當時駐港英軍( 大多數為愛爾蘭天主教徒)的牧靈需要。
然而此舉令葡萄牙方面不滿, 若瑟神父和其他司鐸於一八四二年被逐出澳門。初期他在香港艱苦經營,只能暫住於茅草蓋成的房屋, 不過他仍盡力興建教堂, 最終威靈頓街主教座堂於他卧病在床之際奠基。他於四二年八月病逝。
首位教區主教——恩理覺主教
來自意大利宗座外方傳教會的恩理覺主教(圖, E n r i c o Valtorta,1883-1951)一九○七年晉鐸後來港服務,曾在中國內地傳教,二四年參與了在上海舉行的第一屆中國天主教會議。
他一九二六年繼任為香港代牧區第四任代牧,同年祝聖為主教,隨著教會一九四六年在中國建立聖統制,香港代牧區晉升為聖統制主教區,他亦升為教區首任主教。
恩主教晉牧二十五年期間,創立不少社會事業,包括多間醫院和學校,如深水埗的寶血醫院等。在教會內則成立香港仔華南總修院及公教進行社等;也帶領香港教會渡過淪陷期間的艱苦日子。他於五一年在港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