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開教175周年及教區成立70周年五)

期數
3765
刊登日期
2016.04.15
主曆
主曆 2016 年 04 月 17 日

 


 

 聖福若瑟和真福雷永明

 

聖福若瑟神父(Joseph Freinademetz,1852-1908)於一八五二年生於意大利,成為聖言會首批來華傳教士。他先抵達香港並服務了西貢兩年。因著他和其他傳教士的牧養,鹽田梓所有島民都領洗奉教。福神父一八八一年前赴中國山東魯南教區傳教,服務了二十七年。他被後世稱為「魯南傳教區之父」。他一九七五年宣福,二○○三年封聖。

真福雷永明神父(Gabriel Allegra,1907-1976)創立思高聖經學會,在香港領導方濟會士合力把聖經翻譯成中文,並首次發行,由此貢獻華人的福傳與牧民工作,被稱為「中國聖熱羅尼莫」。他於二○一二年宣福。

 


 

香港首位國籍主教——徐誠斌(1920-1973)

 

徐誠斌主教學識豐富,曾負笈英國牛津攻讀英國文學,後來於一九五五年進入羅馬宗座伯達學院修讀神哲學,五九年在羅馬晉鐸,回港後歷任公教報主編、公教進行社社長及公教真理學會主編。

他一九六七年被委任為教區輔理主教,六八年出任教區署理主教,六九年奉委為教區主教。他曾任世界主教代表會議代表、亞洲主教團協會常務委員會秘書長、教廷萬民福音傳播部委員。

徐主教只當了主教四年,但對教會及社會貢獻良多,在教會方面,成立並發展人事委員會、司鐸代表議會、牧民議會等,使教務趨於更健全的分工制;在社會方面,他為文憑教師爭取合理薪酬事件斡旋、要求當局赦免死刑犯等。他一九七三年因心臟病逝世。

 


 

教育與愛德工作發展

 

本地教會一直透過教育與愛德工作扶助弱小, 藉此在社會體現信仰
精神。

宗座監牧若瑟神父於一八四三年成立早期的中文學校,不久後又開辦
英文學校,照顧華籍及歐籍兒童的教育需要。

修會來港服務後亦開設孤兒院及學校,為孤苦無依者裝備技藝傍身;並讓兒童透過教育認識福音和明辨是非。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修會亦設立教導所幫助犯罪少年更新,教授製鞋及印刷等手藝。隨著時代轉變,這些工業學校亦轉型為主流學校。

另一方面, 早期香港社會生活艱苦,本地的教會的牧養工作多兼具愛德及扶貧幅度。及至五十年代的難民潮帶來重大挑戰,教會於一九五三年成立天主教福利會提供救濟。

香港天主教福利會於五八年加入國際明愛,正式成為教區社會福利機構,至七四年正式採用明愛名稱。時至今日,香港明愛的服務涵蓋社會工作、教育、醫療護理和社區服務範疇。

 


 

  • 本版資料來源:教區檔案處、福傳網、西貢聖心堂網站、《 香港天主教掌故》、香港明愛網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