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古蹟周遊樂」
期數
3691
刊登日期
2014.11.14
主曆
主曆 2014 年 11 月 16 日
(本報訊)本地四間天主教堂參與發展局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舉行的「古蹟周遊樂」,堂區亦特意安排活動,接待一些平日不上教堂的訪客。
聖伯多祿聖保祿堂,屬三級歷史建築,於「古蹟周遊樂」(十至十一月)舉行期間,聖堂每天向公眾開放外,並於十月二十六日、十一月九及三十日,為來訪市民提供導賞服務。
該堂主任司鐸包俊偉(Gervais E. Baudry)十月十七對本報說,期望更多市民進入聖堂參觀,認識教堂的建築特色和風格之餘,也能認識天主教信仰。
包神父說,部分負責導賞的教徒由建堂初期已參與其中,他們在講解聖堂歷史的同時,也會分享他們的堂區生活點滴。
包神父期望活動有助福傳,「不少市民是首次參觀聖堂,除認識聖堂建築歷史外,亦設有遊戲、抽獎等活動,期望來訪者能感受到教友的款待。」
聖伯多祿聖保祿堂建於一九五八年,建築呈現代折衷主義風格,聖堂前方的木製哥德式大祭台,由巴黎外方傳教會所贈。另外,祭台中央及左右兩邊的聖像原為十字架及聖伯多祿及聖保祿像,後來供奉了現今的復活基督彩石圖、耶穌聖心及聖母聖心像。
座落尖沙咀、具一百零九年歷史的玫瑰堂亦有參與「古蹟周遊樂」,分別於十月五日及十一月三十日向公眾開放,並由該堂教徒負責中、英文導賞講解聖堂歷史,亦有信徒建築師闡述聖堂的建築特色。
玫瑰堂主任司鐸曾慶文神父十月十四日對本報說,聖堂過去百年見證了九龍半島的變遷,更成為尖沙咀的地標。他說,教堂鄰近一帶隨年代不斷轉變,由昔日的火車路、軍營、別墅,變成現時的商業及購物中心,「然而,玫瑰堂仍屹立至今,雖曾多次維修,但教堂外形和結構沒有改變。」
屬哥德式建築的玫瑰堂已列為一級歷史建築,當年得到葡籍教友甘曼斯醫生伉儷捐助,以及嘉諾撒仁愛女修會讓地,於一九○五年落成。(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