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父關懷外傭在港處境
(本報訊)有印尼籍神父關注本港外籍家庭傭工的工作待遇及家庭狀況,指外傭遠道來港工作,除須適應新環境外,更有人受到僱主的不合理對待,社會應提倡友善的僱傭關係。
教宗方濟各一月一日發表「世界和平日」文告,以「不再是奴隸,而是弟兄」為題,指出每個人應留意身邊的人會否成為奴役的受害者,包括在家庭傭工崗位受到奴役、強迫賣淫、或以各種形式強迫勞役的工人。
曾擔任印尼籍人士專職司鐸的聖言會會士謝金方神父(J. Indarta)過去接觸的印尼外傭中,不少曾受到不公平對待,他於剛過去的十二月十九日對本報說,最為普遍的是中介公司濫收費用,或好些曾遭僱主虐待等,然而她們未必懂得求助。
謝神父說:「不少外傭既要適應工作環境,甚至本身有經濟及婚姻上的問題。」為支援外傭,去年初他到訪印尼九個月,探訪本港印傭在當地的家庭,並成立支援小組,讓外傭的家庭成員藉得到當地堂區支持,感受教會團體的關愛。
順理成章,謝神父成為印傭與其家屬的橋樑。曾有印傭在港患重病,他透過whatsapp群組與她的家人聯繫,交代病情。他認為外傭身處異地,需給予關心及愛,政府有責任保障她們,如提倡友善的僱傭關係,同時規管中介機構的收費,「僱傭關係有改善,雙方也有得益。」
亞洲家務工工會聯會去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就「國際移工日」發聲明,指香港經常發生僱主虐待外傭事件、工時過長、政府縱容中介公司無良經營等,顯示香港的外傭處於弱勢。聲明要求政府保障外傭、取消強制留宿政策、兩星期遣返等規定 。
對於身處社會邊緣的婦女,聖高隆龐傳教女修會的修女於一九九三年有份創立「青鳥」,該組織主要關注香港性工作者的權益,行政總監嚴潔心去年十二月十九日向本報指出,她們在酒吧和夜總會等地接觸性工作者,當中不少以地下形式交易,令外界較難協助她們。
嚴潔心曾聽聞有懷疑販賣人口事件,惟到機構求助的並非當事人,因此難於跟進。
她指過去十年間,社會對性工作者的態度漸趨開放及接納,開始關注她們所面對的不公平、暴力或人身安全等問題;近年亦有關懷性工作者的志願機構設立,性工作者的待遇亦漸受外界關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