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元旦和平日文告

期數
3697
刊登日期
2014.12.26
主曆
主曆 2014 年 12 月 28 日

(綜合天美社╱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發表二○一五年元旦「世界和平日」文告,強調每個人都可以有份打擊奴役問題,例如避免購買一些助長剝削的產品,以及關心身邊的人。


聖座新聞室十二月十日公布教宗為明年一月一日和平日撰寫的文告,題為「不再是奴隸,而是弟兄」。教廷把文告寄予各國領袖,邀請他們「建立兄友弟恭的友愛關係,以戰勝奴役人的現象」。


對於避免助長奴役,教宗稱消費者與企業應共同負起責任,就是要意識到「購買是倫理行為,而不僅是經濟行為」。


他指每個人應留意身邊的人會否成為人口販賣受害者,或選擇的東西有否透過剝削他人而製成。至於幫助被奴役的人,教宗鼓勵有意助人者加入一些團體,或給受奴役者祝福與微笑,重燃其希望。


「全球奴役指數」推算,目前有近三千萬人在奴隸般境況下生存。教宗在文告中指出:「我們正面對一個超越社會或國家能力的世界現象。要消除它,我們就需要有一個具備相應規模的組織。」


教宗祈求因天災或疾病所帶來的戰亂、衝突及苦難能完結,同時亦顧念遭剝奪自由及尊嚴的人,包括在農業、礦業及製造業內備受奴役的工人、家庭傭工、性奴隸、被強迫結婚的婦女、被迫上戰場的人、恐怖襲擊的受害者;還有遭活摘器官,以及借跨境收養名義遭利用作犯罪的受害者。


教宗指很多移民被剝奪自由及財物,承受飢餓甚至虐待;有時更被當局扣查時承受不人道待遇。


談到緩解問題,他說當地及國際政府組織須預防奴役人的罪行、保護受害者及追究罪犯,亦需要在移民、工作及領養子女等方面制定公正法律,以保護人的基本權利及其尊嚴。


他呼籲各家企業「提供有尊嚴的工作環境及充足工資予僱員,並須警惕銷售網絡不涉及剝削或人口販賣活動」。


和平日文告亦剖析剝削問題的源頭,這包括貧窮、沒有上學或工作機會,以及人口販賣、武裝衝突、恐怖主義,及國家公職人員瀆職貪污等。


教宗指背後原因是「金錢已成為經濟體系的核心,而非人」,人願意為錢去做任何事。


另一方面,教宗亦提到前蘇丹奴隸、聖女柏姬達( Josephine Bakhita)是現今奴役受害者的鼓勵與希望,而聖女二月八日的慶日將定為首屆「反對人口販賣的國際祈禱及反思日」。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