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小品】祈禱和工作

期數
3770
刊登日期
2016.05.20
作者
譚永明
主曆
主曆 2016 年 05 月 22 日

聖本篤的一句名句是「祈禱和工作」(ora et labora)是簡單的將隱修生活的靈修表現出來。隱修生活不是困在一起在深山曠野中祈禱, 而且在祈禱及工作中取得了平衡。其實與其說是平衡,我想更好說是雙得益彰。

祈禱是樂事,工作也是樂事。我們每天祈禱和工作就會為主取得雙倍的喜樂的果實。若是我們每天都在祈禱中工作,工作中祈禱,我們的生活就會更加整合。

我很喜歡宗徒大事錄中記錄了保祿工作的一句話:「此後,保祿就離開雅典,來到了格林多。在那裡遇見了一個猶太人,名叫阿桂拉,原籍本都,他同妻子普黎史拉最近從意大利來,因為喀勞狄曾命所有的猶太人都離開羅馬。保祿就投到他們那裡,因為是同業,保祿便留在他們那裡工作;原來他們是以製造帳幕為業的。每逢安息日,保祿就在會堂裡辯論,勸化猶太人和希臘人。」(宗十八1—4) 

原來保祿身為法利塞人是要學習一項技能去工作的。今天我們可以稱法利塞人的工作是雙業的(bi-vocational),他們是法律的專家,他們終身日夜學習梅瑟法律,經常宣講及討論梅瑟法律。

保祿的工作是用人手所作的工作(manual work),這個工作可以在默想中進行。

其實當我們作手作時,我們的腦袋就開始工作,甚至在工作中也是在祈禱及默想中。當他作他的手作時, 心中也可以默想上主的法律,欣賞上主法律的甘甜。由此可見:祈禱是工作,工作也是祈禱。

舊約中帳幕(會幕)是天主居住的地方,是以色列子民在曠野中可以找到依靠的地方。他們也住在自建的帳幕,從帳幕中得到保障和平安。

「在豎立帳幕那一天,有雲彩遮蓋了帳幕,即會幕;到晚上雲彩停在帳幕上,形狀似火,直到早晨。白天有雲彩遮蓋,夜間雲彩形狀似火: 常是如此。幾時雲彩由帳幕上升起, 以色列子民隨即起程;雲彩在那裡停住了,以色列子民就在那裡紮營。」(戶九15—17) 

在作帳幕工作時,我們手上的帳幕,很能引領我們到聖經所載以色列子民的生活當中,及體驗到上主親手照顧,親手領導的甘飴。我們甚至可以,亦可以從帳幕工作中找到遵從上主訓示的力量: 

「他們依照上主的命令紮營,依照上主的命令起程;他們全照上主藉梅瑟所吩咐的,遵守上主的訓示。」(戶九23) 

手作是需要經過刻苦及訓練的, 而且手作會使一個工人由不認識工作而到登峯造極之境,從「生疏工人」至行業之師尊。同樣在手作中的默想,也可以使從不了解默想到一個深度默想,在主內居住的人。

「應常歡樂,不斷祈禱,事事感謝:這就是天主在基督耶穌內對你們所有的旨意。」(得前五16—18)。願我們不斷工作,不斷祈禱,在祈禱中工作,在工作中祈禱。在祈禱中找到喜樂,在喜樂中祈禱。在工作中祈禱,在工作中找到喜樂!  

  • 本欄作者:伍維烈、何家怡、梁偉才、梁達材、麥琬淑、譚永明和黄漱芳輪流執筆。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