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卷】擁抱懷疑的信仰

期數
3770
刊登日期
2016.05.20
主曆
主曆 2016 年 05 月 22 日

信仰是否無法容下半分懷疑? 湯馬斯哈力克蒙席(Tomas Halik) 的《擁抱懷疑的信仰》(基督教文藝出版社;二○一六年一月初版)告訴我們,思辨與釋疑令信仰愈加堅固。

此書的靈修反思深刻且充滿人文關懷,對當代思想與宗教發展亦有精僻見解, 故此深受各讀者歡迎,已翻譯為十六種語言,曾獲選為歐洲天主教神學學會二○○ 九至一○年度最佳神學書籍。

作者在捷克的東歐共產極權體制下生活四十二年, 那個年代對人性與正義的懷疑,卻沒有埋沒知識的分子的良知,更令他們對人性倍加敏銳。如是者,作者在極權倒台後透過學術工作推動對話與交流,這份經驗便為此書提供扎實的例證與理據。

哈力克蒙席乃哲學家、社會學家及宗教學者,二○ 一四年獲頒鄧普頓獎(Templeton Prize),該獎表揚世界上對促進宗教、靈性有莫大貢獻的人物。他現為布拉格查理斯大學文學院教授、布拉格的堂區神父、捷克基督教學院主席及歐洲科學與藝術學院成員。他於一九八九年以來於六大洲巡迴講學,聖若望保祿二世曾委任他為宗座文化委員會顧問。

新推出的中文譯本(徐美琪譯)獲湯漢樞機推薦, 他指來自捷克的作者儘管過去的生活受過限制,但談論信仰生活及作神學反思時展現積極心態。

此書師承《懺悔錄》的方式,以匝凱痛悔前非而愛主愛人的故事為經,現代神學對信仰生活的反省為緯, 剖析疑惑、心靈黑夜、靈性覺醒的深層意義,並藉此勉勵信徒重視那份耐心地懷疑的潛在力量。

作者強調,通向成熟信仰之途,不在乎一下子否定懷疑, 而是將疑惑放於心上,容讓自己在懷疑之中尋問,靠賴上主的恩佑變化更新。「信仰如果是活的,就要呼吸⋯⋯有白晝就有黑夜。」作者同時分享小德蘭把自己曾被上主拋棄的經驗,指她能積極面對懷疑, 重新解讀為特別的信仰禮物和挑戰。

這本鉅著不是純粹的靈修小品或「即食」作品,卻結合社會實況、神哲學、靈修、學術等角度作反思,需要細味, 並藉著懺悔與皈依,與天主、自己及社會重新建立關係;同時幫助讀者深思公民的身份,本著信仰推動修和與寬恕, 作者指「遺忘」和「假寬恕」仍舊使社會分裂,當國家和教會一樣都是「記憶的社群」, 因此更須負起反省並轉化過去的使命。 

此外,新書並列天主教與基督教譯名,以方便不同宗派的讀者。(鄧)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