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火燃荊】善與惡:一念之間

期數
3702
刊登日期
2015.01.30
作者
譚錦榮
主曆
主曆 2015 年 02 月 01 日

今日的社會現況,普遍的意識形態均希望能在個人需要上得到滿足。因此,形成了物質主義、享樂主義的泛濫。

當人開始內向地著意自我的得失時,他人的需要、大眾的福祉亦較容易被遺忘。如此,世界所追求的便是金錢、權力、物慾;然而,這一切卻帶來了生命很多的困難及挑戰:貧富懸殊、種族分歧、人性尊嚴不被尊重……。

另一方面,由於這些價值正在蠶食世界;由此發生了不少衝突、矛盾,甚至戰爭。面對這一切,教會提倡:寬恕、謙遜、包容、仁愛、並優先為貧窮者服務。但這種生活態度並非「後發」,而是「先預」。當然,當社會發生了很多不幸事件之後,教會能作出治療性的補救工作也是必須及理所當然的。但是,如果我們能在預防、教育上下工夫,相信便會事半功倍。

事實上,教宗方濟各在近日的一次講話中提及:「世界對我們講求的是成功、權力、金錢;然而,天主教導我們的卻是追求謙遜、服務及仁愛。」正如在本主日福音中,主耶穌在進入會堂講道時,群眾對祂的講道表達出一份異常的反應:「人都驚奇祂的教訓,因為祂教訓他們正像有權威似的,不像經師們一樣」(谷一22)。雖然,聖史馬爾谷並沒有為我們展示主耶穌講道的內容,但從會眾的反應來說,我們可以確定主耶穌所揭示的聖經真理,必然為他們是一項新挑戰。誠然,教宗方濟各的話亦會產生同樣的效果。他為我們指出教會是一個僕人的教會;因此,他強調我們在見證福音價值時,應謙遜、仁愛,並能為貧苦者虛心服務。因為我們深信惟有藉著主耶穌的逾越奧跡,我們才能戰勝一切黑暗的勢力,以獲享光明。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的犧牲正好反映了人性善與惡的選擇,是一些既有利益者為保護個人或團體的利益而作出的選擇?或是邪惡勢力藉此而加以貶抑人性的善志?但是,主耶穌決不是以一個政治犯而受死;相反,祂是因為愛人至深,為使人類能因為祂的犧牲而能改惡從善,在生命的一念間,作出光明的選擇而奉獻了自己的生命,並完成了天父托付的使命。

主耶穌在會堂中的宣講,如同一道真光照耀著世界;如此,黑暗的勢力也會原形畢露!它們亦會嘗試作出挑戰:「納匝肋人耶穌!我們與你有甚麼相干?你竟來毀滅我們!」(谷一24)我們可能會問:為何在天主所創的美善中,仍會有黑暗的勢力存在?按教會的訓導:「在我們原祖抗命性抉擇的背後,有一個誘惑者的聲音反抗天主,它為了嫉妒而使原祖陷於死亡。聖經和教會聖傳視之為一個墮落的天使,號稱撒殫或魔鬼……這種『墮落』在於這些受造的精神體,以自由的抉擇,徹底而無可挽回地拒絕天主及祂的神國。」(天主教教理391-392)因此,當主耶穌出現時,便與黑暗勢力勢不兩立!雖然,魔鬼嘗試以揭示祂的身份來阻止祂的行動:「我知道你是誰,你是天主的聖者」(谷一24),但主耶穌卻制止它:「不要作聲!從他身上出去!」(谷一25)雖然,魔鬼所言非假,主耶穌真是天主的聖者,但祂的時機仍未到;故此,主耶穌才叱責它。試想想:今日,這股魔鬼的黑暗勢力也籠罩著我們。它所使用的技倆也是如此:嫉妒、驕傲、貪婪、偽善。同時,它亦使我們產生不必要的安全感而擁有、囤積,而形成過份追求享樂、消費。當我們被這黑暗勢力朦蔽後,我們便會出現很多不自覺的虛幻追求。「不要作聲」原文的意義是「被捂著嘴」;這是一種主動的行為,是我們積極地制止了魔鬼的試探!因此,當我們在生活中能常懷有寬恕、謙遜、包容、仁愛、並優先為貧窮者服務的生活態度時,我們便能「先預」地,優先預防了我們在一念間,在善與惡之中,作出適當的選擇!教宗方濟各所倡導為窮人的服務,以愛德關心周遭的兄弟姊妹,便是使我們從主耶穌的救贖中,體會天主為我們無盡的愛!我們也只有在這愛內,才能達至生命的更生,並讚歎天主造化的美麗:「這是怎樣一回事?這是新的教訓,並具有權威;祂連給邪魔出命,邪魔也聽從祂」(谷一27)。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