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斟字酌】「左阜右邑」

期數
3773
刊登日期
2016.06.10
作者
秦 思
主曆
主曆 2016 年 06 月 12 日

「左阜右邑」? 

那是甚麼? 

是部首「耳仔邊(阝)」的正寫。

「耳仔邊?」

那又是甚麼? 

它是位於文字左邊或右邊的,那寫來像隻長長耳朵的部首——阝,如「陳、邵……」

「耳仔邊(阝)」是部首「阜」和「邑」的粵語俗名, 而位於文字左邊的「阝」,也叫作「斧頭邊」。文字左方的「阝」, 跟文字右方的「阝」,楷書寫法雖相同,但本來是兩個讀音和字形絕不相同的部首。左邊的「阝」,在部首索引屬八畫部首,正寫是「阜」;而右邊的「阝」,在部首索引屬七畫部首,正寫是「邑」。年幼時,先父教我查字典,給我「左阜右邑」這個口訣,至今尚沒有遺忘。楷書把這兩個部首一律簡化成「阝」,如︰ 陳、阮、邦、邵等,但古代的寫法,左邊的寫成「阜」,右邊的寫成「邑」, 如︰

「阜」部的字和「邑」部的字多數是地域名稱,先秦以前的君主常把土地封贈給自己的親人和功臣。這些封地內的所有人民、生產和稅收,全屬受封者所有。受封者常常把封地的名稱作為自己家族的姓氏,這是今天不少姓氏都以「左阜右邑」作部首的來由。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