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美尼亞人殉道百周年

期數
3713
刊登日期
2015.04.17
主曆
主曆 2015 年 04 月 19 日

(綜合梵蒂岡電台╱天新社訊)教宗紀念亞美尼亞人殉道一百周年時指出,這段歷史對整個人類家庭同樣重要,須藉著紀念去避免悲劇再發生。

教宗方濟各四月十二日救主慈悲主日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殿獻祭,紀念亞美尼亞人的殉道事跡,並宣布第十世紀當地的神學家及詩人納雷克的聖額我略隱修士(San Gregorio di Narek)為教會聖師。禮儀由亞美尼亞天主教會首牧貝德羅斯十九世宗主教(N. Bedros XIX) 共祭,亞美尼亞宗徒教會領袖及總統薩爾基相(S. A . Sargsyan)等參禮。

教宗說, 目前世人彷如身處一場斷斷續續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卻無動於衷, 不少人更「因信仰基督或所隸屬的種族而被公開和殘暴地殺害,被砍頭、被釘十字架、被活活燒死,或被迫離開自己的土地」。

他提到上個世紀的三場悲劇,第一個是亞美尼亞人遭受屠殺,另兩個是納粹和前蘇聯的屠殺罪行。他強調世人須緊記這些事件,因為失去記憶意味著邪惡仍使創傷敞開傷口;隱瞞或否認邪惡,就如同讓傷口繼續流血。

教宗亦於彌撒後發表信息,呼籲各國元首和國際社會進一步負起責任,遏止以種族和宗教差異為借口的暴力衝突。

亞美尼亞正教會領袖(Catholicos Karekin II)席間致辭說, 這段殉道歷史「不能遺忘, 也不能被否認」,任何違反國際法的屠殺罪行都應受譴責。他感謝天主教會一直關懷當地人民。

另一方面, 教宗方濟各四月九日在梵蒂岡接見亞美尼亞天主教會教務會議的二十位主教,他強調,只有具體實踐修和與和平,才能令各方共同承認亞美尼亞人遭屠殺歷史。

一百年前的屠殺事件迫使亞美尼亞人和教會向外遷徙,如今散居美國、俄羅斯、南美、烏克蘭以及歐洲其它地區。

對於近年不少中東人民因局勢動蕩而被迫流徙, 教宗說:「我懷著悲痛的心情特別想到那些地區,它們如同主教告訴我的『殉道者之城』阿勒頗(Aleppo)那樣,一百年前曾是少數倖存者的安全港。最近那些地區使亞美尼亞人以至基督徒身處危險。」

他鼓勵牧人培育平信徒,使他們懂得以新眼光閱讀這段歷史,「以致每日能這樣說:我的民族不僅是為基督受苦的人,更是在基督內復活的人」。

四月二十四日是紀念亞美尼亞屠殺正日。亞美尼亞人早在主曆三○一年就皈依基督信仰, 土耳其鄂圖曼帝國統治當地期間, 於一九一五至一九一八年屠殺約一百五十萬阿美尼亞人, 相等於當時的一半人口,他們大部份都是基督信徒,因維護信仰而遭到殺害。

土耳其至今拒絕承認屠殺歷史,稱這些人因疫病去世,並於剛過去的四月十二日召回該國駐梵大使,同時傳召教廷駐當地大使提出抗議。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