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道自在】普選絕對是飯碗問題

期數
3672
刊登日期
2014.07.04
作者
丘梓惠
主曆
主曆 2014 年 07 月 06 日

本年三月文匯報撰文批評本會出版的「『普選絕對是飯碗問題』妖言惑眾」,並在閱讀本會網頁後指「『該會使命』與政治無關」。這正好給我重申,「普選絕對是飯碗問題」的機會。

作為天主教香港教區屬下關顧勞工的機構,成立二十多年以來,的確一直以爭取勞工權益為己任。目前基層勞動面對日益艱辛的處境:包括勞資關係失衡,勞方愈來愈弱勢;最低工資水平過低、遠遠追不到通脹;工時過長,影響家庭生活及身體;強積金制度千瘡百孔,缺乏完善的退休保障;就業日益零散化、邊緣化;基層勞動愈來愈難透過工作向上階級流動等,這些勞工問題都與政治有十分緊密的關係。

基層勞工的權益沒有保障,因整個政制都向既得利益者傾斜,很多保障基層的民生政策都在立法會功能組別制度下被否決,如「港鐵票價,行會把關」、「全面檢討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立法確立集體談判權」、「回購領匯股份」等。現時的特首選舉中的選舉委員會及立法會的功能組別都是由工商代表、專業人士或親建制人士把持,因參選門檻設定不合理,選委及功能組別中更有不少界別在毫無競爭對手下自動當選選委或議員,他們根本沒有任何代表性。就如本會會章第十五條所言,在提供服務時,本會應平衡地同時兼顧本身的僕人和先知角色。所以,我們是從根本地解決基層勞工問題根源的出發點去關注普選,亦鼓勵基層勞工發聲,按工人接受的方式參與政改討論及行動。

對於是否以「和平佔中」的手法爭取一個真正民主的普選制度,正如教區在「有關普選及公民抗命的緊急呼籲(2013)」所言,是「個人按良心來作抉擇」。小商戶擔心各種社會行動,會影響生計,破壞社會穩定性,這是可以理解的。雖然香港遊行和示威數字位高全球,這反映社會確實存在不公義,而又沒有有效的渠道發聲及影響施政。可是,一直以來香港的遊行示威都非常和平理性,甚至近年開始被揶揄七一遊行是「集體散步」,沒有發揮足夠影響力。而即使市民感到最擔憂的佔中主辦單位都強調和平非暴力,佔中時只等候警察清場不作反抗及之後自首。可見,香港和平抗爭的文化深厚,不容易受個別人士或行動動搖。

和平抗爭會導致暫時性的封路,但短暫性的不便及影響社會運作,對比於整個社會長遠建立一個健全的制度,孰輕孰重?值得香港市民特別是基層勞工深思。

人性尊嚴一直是教會所重視的。要維護人性尊嚴,我們不能只靠個人的善心或一時的救濟,必須從最根本的政治和資源分配制度去著手,而教會更絕對不能袖手旁觀。

 

教區勞工牧民中心(新界)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