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火燃荊】喜樂吧!主與你同在!

期數
3696
刊登日期
2014.12.19
主曆
主曆 2014 年 12 月 21 日

依據路加記載有關主耶穌的童年史,並非基於猶太人的傳統,而是由於聖母瑪利亞作為最原始的資料源流。正因為這些材料是出自一個家庭的傳統,因此路加在記述聖母瑪利亞在面對主耶穌降生的事件時,常持有「默存心中,反覆思量」的態度:「瑪利亞卻把這一切事默存在自己心中,反覆思想」(路二19)。及至主耶穌在聖殿裏與經師討論後,瑪利亞亦持有同樣的態度:「祂的母親把這一切默存在心中」(路二51)。為何路加一直描述瑪利亞將一切話及經歷默存在心中?是否因為沒有實質的平台可以讓瑪利亞與別人分享這些神聖的經驗!誠然,主耶穌的童年史是一段經過演繹的歷史記述,聖路加希望透過他的演繹,將這段永恆聖言降生的歷史,帶出救恩的意義。

「到了第六個月」(路一26),路加記載了天使被差遣到瑪利亞報告喜訊時,是依撒伯爾已懷孕第六個月的時候。如此,他將兩件事件及兩個使命連結在一起,亦讓我們理解到瑪利亞和天使加俾額爾對話之後,探訪她的親戚依撒伯爾。這時,主耶穌與洗者若翰在未出生前已相遇,從而指出他們日後分別肩負的使命、及他們彼此的關係:「有一個人在我以後來,成了在我以前的,因祂原先我而有」(若一30)。同時,天使亦藉著依撒伯爾的經驗作為天主介入瑪利亞生命中的依據:「因為在天主前沒有不可能的事」(路一37)。

從聖母的經驗中,我們可以體會到天主介入人類的生命時,有很多時刻並非以人性的看法、或個人的能力可以完成,而是透過超越了物質的層次,從信德的角度,藉著對上主的信賴而圓滿。因此,聖母的「默存心中,反覆思量」便成為屬靈生命成長的階梯,讓聖言進入我們的生命中,在我們細嚼品味祂的芬芳時,更能從中獲得相關的聖寵,使我們的生命有所成長。這正是天使加俾額爾對瑪利亞問候的真意:「萬福!充滿恩寵者,天主與你同在!」(路一28)這「萬福」並非希伯來語而是希臘文,真正的意義是:「喜樂吧!」而這個問候語則可索源於索福尼亞先知:「熙雍女子,你應歡樂!上主你的天主,在你中間」(索三14,17),所指的是:天主在你的胎中。這裏,透過天使加俾額爾向瑪利亞的問候:「看,妳將懷孕生子」(路一31),瑪利亞成為了「盟約之櫃」,因為天主真正的寓居在她內。這裏讓我們反省到作為基督徒,當我們每次領受聖體聖事時,主耶穌便親臨我們之中,祂寓居在我們之內,我們便成為了「盟約之櫃」。因此,透過領受聖事,我們能更深入地體會到生命的寶貴,因為主耶穌並沒有嫌棄我們的軟弱、不足,反以祂愛的臨在鼓勵我們,好使我們能藉此更新我們的生命。

「她卻因這話驚惶不安,便思慮這樣的請安有甚麼意思」(路一29),雖然瑪利亞對天使的說話感到不安,但繼之而來的並不是害怕,而是一份內在的反思。她為我們建立了一個非常凸出的形象:一位堅強而不懼怕的女性,在面對一些不可預知的境況時,仍能保持內在心靈的平靜,反思事情的真正意義,並尋求上主的旨意。瑪利亞成為了教會的典範,她深思天主的聖言,並在生活中活現出來。我們亦能從她身上借鏡,反思自己有沒有常反思聖言,並生活聖言?

此外,當瑪利亞反思天使的說話後,她並非懷疑,而是反問天使如何能成就這份邀請:「這事怎能成就?因為我不認識男人。」(路一34)瑪利亞的問題是如何能從一個婚姻的肉性關係中,成為默西亞的母親?因此,天使確定她並非由於與若瑟在正常的婚姻關係中而懷有主耶穌,反之是由於聖神的德能:「聖神要臨於你,至高者的能力要庇蔭你」(路一35),「因為在天主前沒有不能的事」(路一37)。這將是一件信德的行為,天主介入人類的生命中,也需要人作出信德的回應。我們在面對很多困難及考驗時,可能會從不同的層面尋求協助,或以很多外在的方法:人力、物力,來解決,但有否依靠對天主的信德而全心交託呢?

「看!上主的婢女,願照祢的話成就於我吧!」(路一38)瑪利亞向上主答覆的「是」,為人類生命打開新的出路。因為天主的救恩渴望人類的自由回應,瑪利亞的答覆,為我們帶來了新的希望。同樣地,在我們與天主的親密結合中,天主也渴望我們自由地向祂說出:「是,願照祢的話成就於我吧!」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