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生‧活】課堂反省
期數
3775
刊登日期
2016.06.24
作者
陳
主曆
主曆 2016 年 06 月 26 日
今天在恩寵學的課堂上, 黎S i r 問我們甚麼是「常恩」─常恩是人因聖神的傾注,內在地產生一種走向天主常存的習慣。他問我們從領洗至現在, 有沒有覺得自己有甚麼不同?這問題令我細想自己這段期間與天主的關係。
我領洗前並沒有恆常的參與主日彌撒,領洗後則每星期參與,我覺得這樣已經很不同,然而黎Sir 卻說不是這些……這些只是外在的行動,他要我們細想內在有甚麼不同。我想了很久,有所發現──我是成人領洗的,之前從未接觸過天主教,所以在未信主前,只能說對天主╲耶穌是點頭之交,僅止於聽過名字罷了。
相信後,初期與祂只是普通朋友,逢主日見見面,對於祂甘願為救贖我們而犧牲自己,並死在十字架上的感受不深。但漸漸地,我開始時常祈禱,與祂能傾談上一兩句,開始對祂為贖我們的罪而犧牲覺得不堪當,因為自己並未有為祂付出甚麼。我不明白耶穌為甚麼甘願這樣為我們犧牲,很想認識祂多些,也想與祂的關係拉近點;於是我學習聖經、聽不同的講座,終於明白到祂對我們的仁慈和無限的愛。現在更感受到祂如何愛自己, 時常看顧,還白白給予我一些祂認為對我好的東西。
我開始參與平日彌撒和朝拜聖體,相信這些都是我的常恩。我感謝天主讓我有這個機會反省自己與祂的關係,若不細心想一下,便不能這麼清晰地看到自己內在的改變。以後我會時常停步,想一想天主,想一想祂的感受,也想一想自己的感受,這樣,我就能在信仰及各方面有所長進。感謝主!
• 聖神修院神哲學院「神學證書╲普及課程」學生會供稿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