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信 一面想

期數
3673
刊登日期
2014.07.11
作者
沈茂光
主曆
主曆 2014 年 07 月 13 日

身為天主教徒,對天主教會的部份教理,是有一點疑惑的。例如聖母怎會無原罪?就算是熟悉的聖經,我們也會有很多疑問。例如被基督教的兄弟姊妹稱為次經的七本書,是不是次一等呢?婚禮的舊約經文,根據禮儀委員會的建議,可以選多俾亞傳、創世紀、箴言或德訓篇。如果多俾亞傳和德訓篇是次經,是不是選創世紀或箴言好一點?這些問題,我們當然可以問神父,但一些複雜的教理,不是神父三言兩語就可以給我們解釋清楚的。


也有一些問題是教友未必敢問神父的(雖然應該問)。例如在一些倫理問題上,內心未必完全同意教會的看法。當良心的呼喚和教會的訓導有出入時,我應該聽從教會還是良心?


還有一些問題似乎比較「瑣碎」,不好意思問神父,怕浪費他的時間。例如在四旬期是不唱光榮頌的,為甚麼在聖週四又要唱呢?跟著聖週五又不唱了。


我相信很多教友,都和我一樣,心裡有很多疑問,想尋找答案。有些報讀宗教學學士課程(夜神),但逢星期二、四、六上課,不是每位教友應付得來的。主耶穌不是教過我們嗎?如果要建造一座塔,須先籌算費用,以免奠基之後,不能完工,被人譏誚(路十四28—30)。我思量過,報讀夜神,很大機會不能「完工」,所以一直不敢報名。


去年聖神修院神哲學院開辦神學證書課程,我如魚得水了。學生每星期都有機會上課,但如生活忙碌,缺席是可以的。有任何問題,除了在課堂上發問外,也可在互聯網問老師,或在圖書館(包括網上資源)找答案。雖然只是基礎課程,但給了我們知識寶庫的鑰匙,解答了很多疑惑,上述四個問題,當然都迎刃而解了。


我們的信仰是需要學習和理解的。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在《信仰與理性》通諭教導我們,雖說信德是天主的恩賜,並不根據理智,但實在不能沒有理智。信德如果只強調感覺與經驗,沒有理性的支持,是弱不禁風的。誰信,誰就思想;也就是一面信,一面想;一面想,一面信。讓我們多點學習,多點思考,在基督內生根修建,堅定於我們所學得的信德吧!(哥二7)


聖神修院神哲學院神學普及╱證書課程供稿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