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任輔理主教會見傳媒

期數
3674
刊登日期
2014.07.18
主曆
主曆 2014 年 07 月 20 日

(本報訊)香港教區三位候任輔理主教楊鳴章、李斌生和夏志誠在教廷公布任命翌日、七月十二日於教區中心會見傳媒,分享他們對任命的感受,又於問答環節回答有關公民抗命、中梵關係,以及家庭牧民等問題。

三人談到公民抗命課題時指出,社會各方應透過溝通以爭取真正的普選,教會亦鼓勵教徒本著良心回應社會爭議。

楊鳴章:慶幸三輔理主教同行

楊鳴章分享說,他期望以愛德、包容之心以及慎重之神去履行職責,「在今日充滿迷惘、多噪音的社會中,若無慎重之操守,則難以在世界宣揚福音」。

他說得悉任命後闡明自己不能勝任,他既希望有年紀更輕的人帶領教會,也不想拋下明愛繁重的工作,例如發展天主教大學,惟教廷代辦表達任命過程中已考慮相關因素。

他說不知道將來會如何,估計亦可能面對更大的困難,這任命可謂艱難與挑戰多於榮譽。「社會面對重大衝擊,非我一人可以應付,需要彼此一起」。他慶幸現在有三位輔理主教,可以一起處理事情。

李斌生:為教會社會建設共融

來自主業團的李斌生感激教宗的信任,委任他輔助湯漢樞機,服務教區。他說得悉任命後,在祈禱中辨別出這是天主的旨意,基於順服,他樂意去履行這任命。他說要履行這任務,「最重要的是先鞏固信仰生活,祈求天主賜予更多恩寵」,好使自己能基於信德行事。他說這份職責並不容易,需要天主幫助,以及教會內兄弟姊妹支持。

他期望協助普世教會、香港教會、香港社會,以及每個家庭締造和平,建設共融,從世界開始去邁向天國的福樂。

夏志誠:培育教友和平友愛心

方濟會士夏志誠過去從事靈修培育工作,他說雖然不知道獲委任的原因,但他希望在自己所熟悉的靈修範疇上多栽培教徒,尤其幫助他們培育方濟靈修的和平與友愛之心,「讓他們即使遇上困難與風浪,也能看到上主的臨在」。

他指教宗啟發他去回應這職務:「教宗的榜樣告訴我,教會領導是甚麼──權是為了服務,非為榮譽。故此得到教宗如此大的信任與委託,真的不能拒絕。」他說接受任命,並非有甚麼能力或學歷,只是學傚伯多祿接受宗徒的使命,默默本著愛去回應天主召叫。

他說「人單獨不好」,三位輔理主教好比櫈腳,合力才「站得住」,他盼望教會成員能夠繼續祈禱及彼此合作,以回應當前處境,活出信仰。


候任主教回應佔中議題
分享教會社會訓導原則

編按:三位候任輔理主教隨後回答記者多條問題,本報把內容分類整理如下:

問:你在分享中提到社會充滿迷惑與噪音,是指哪方面?你怎樣看公民抗命?

楊鳴章:有人贊成全民投票,或保留制度加以改善,有人要求落實公民推薦,甚至要一步到位;有人認為可先收下方案,能爭取多少就收下多少。各人想法不同,互有張力。

目前有不同聲音,大家都走出來遊行。每個人都可能有好的出發點,而且爭取公平的選舉是社會正義。若為正義發聲,就應獲得尊重。至於哪個方案最好,需要各方一起商談。

教會要面對社會上的不同聲音,至於如何讓它們彼此協調、包容與接納,教會要在混亂的世界帶領教友。目前社會陷入「二分法」,若傳媒倒向一邊,其他人亦會一窩蜂倒向那邊。我們應深思是否須同時讓灰色地帶存在,惟現在似乎不容許有灰色地帶。

社會上亦有迷惑,人們只看物質,只看表像,這是否過於表面化?

問:教會在公民抗命上有甚麼原則?

夏志誠:教會訓導清楚說明,當政權無法去按道德原則為公益服務,違背社會公義;或當法律無法履行公義時,教理便容許作公民抗命。但關鍵是如何判斷是否已到這時刻。

教區於去年七月在《公教報》刊登聲明,呼籲各方溝通,要用盡一切辦法商討,不用太快關上溝通大門。即使用盡一切溝通方式後最終仍要公民抗命時,也要以和平及非暴力方式進行,同時要考慮到公民抗命對社會秩序的影響,這個干擾不應大於追求之公益,應有所限制。

教會提供這些指引供弟兄姊妹去考慮,而教徒要向良心及天主負責,天主會審判。至於各人如何選擇,我們不可論斷。

李斌生:我贊同夏神父在公民抗命方面的意見。

楊:政府的權力也是從人民而來,若政府未能滿足公民所需要的尊嚴,公民便會抗拒政策,教會不可能叫人不公民抗命,惟不能完全贊同須要抗命。

我們時常希望各方可以交談,例如教宗方濟各邀請以、巴領袖到梵蒂岡祈禱,大如民族尊嚴尚且可以放下作交談,香港未到以巴的境地,故此值得再談。

我們不用對現在的情況過於失望。在政改一事上,政府好像想盡快向人大交報告,惟社會上有聲音指不用太著急,仍有時間商討。如果不像現在般急促兼能保持交談機會,甚至可以有所進展。

問:若有教會學校學生參與佔中,有否商討過如何應對?

夏:我希望不會有人會因佔中被捕,也不希望佔中,正如佔中三子曾表示不希望如此。若教友表示有需要,我們便會幫忙,這也因著教會的教導,能幫忙則幫忙。

問:夏神父你今年七一上街遊行,是否認為政策不公義?

夏:本年七一,我遊行前先參與祈禱會,並於席間分享,許多神父、修女及教友也參與,包括陳日君樞機。我自二○○三年之後已沒有參與七一遊行,今年我認為有需要,至於將來會否參與則仍未知道,希望不需要。

為中梵關係祈禱

問:陳日君樞機不建議教宗訪問中國,免被利用,三位輔理主教如何向湯樞機在中梵關係上給意見?

李:三位輔理主教主要協助湯樞機服務香港教區。中梵政策由梵蒂岡與中國磋商。 教會事務我們跟隨湯樞機。

楊:你想問陳樞機請教宗不要訪問中國,相對於很多人希望教宗會來中國,不希望他來是反對聲音。教會的好是聆聽不同聲音。試想像一窩蜂所有人說好,沒有人反對,這便令社會面對很大的問題。因此我們要支持不同聲音共存。

回歸後曾有特區政府官員在非官方場合問到,為何天主教有正義和平委員會,它反對政府,令人尷尬,某些事情上與教會立場不同,教會可否制裁或關掉它?

我的答案很簡單:不可以。阿毛斯先知書的讀經指出,當有天沒有人再責罵,人們便為所欲為,但若沒有反對聲音又是否健康情形?⋯⋯教會要聽取多方面的意見。

問:李主教的博士論文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教關係,你如何評論香港或中國的政教關係?

李:從外在觀察而言,中梵雙方均積極交談,香港教徒須為此祈禱。如果雙方真誠、坦白、互相信任地交談,能找到共通點,進程便會更順利⋯⋯我們但願如此。

當中梵雙方都是為了中國人民的幸福,抱著共同目標:服務中國人民與教友,這便有可能達到目標。我在這方面抱樂觀的心態去看。

教會重視家庭

問:你們怎樣看香港教會在家庭方面的挑戰?

李:家庭是非常重要的課題,十月的世界主教代表會議非常規會議、明年的常規會議均會討論家庭,並於最近收集教會包括教友意見,可見教會重視當前情形。相信教會稍後會提供更多指引去幫助教友面對挑戰。

楊:父母尚且會關心犯事的子女⋯⋯如果有父母知道女兒喜歡另一女孩,內心難過,不可能從此不再做父女或母女,或家庭從此分裂,是否應從高一線去看,(家人)反思彼此能否相愛?

當有同性傾向的人要與同性伴侶一起生活,我寄予無限同情,但這不是要貶低他們,因為成立家庭不單只影響兩個人,更會衍生領養等問題。對於處理相關問題,我沒有絕對答案,而藉著主教會議可以多加研究。

一個人把器官割下來(做變性手術),要跟同性朋友生活,這不是剪指甲般簡單,而是經歷痛苦,我們不能沒有愛心,應有交談空間。這不代表贊同,而是不應隨便分割決裂,當中有空間去想想如何去回應。我們要表達及堅持教會的家庭價值,但亦要同時關顧這些人的傾向與需要。

日後可另委接班人

另一方面,對於有傳媒指楊鳴章未能如願擔任助理主教而不開心,楊鳴章澄清,指有關報導不實,「不存在墮馬或不開心」,他指出神品上所有主教之間是平等的,而他們三人則以領銜主教的身份協助香港教區主教。

他說,教會任命助理主教有時是因著教區主教健康出現問題,如香港教區前任主教胡振中樞機委任了陳日君助理主教;或教區主教臨近退休。他說,湯樞機延任三年,沒有迫切需要去委任接班人;教區將來的主教亦不一定須從現有輔理主教當中挑選。(明)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