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公布善生善別研究

期數
3674
刊登日期
2014.07.18
主曆
主曆 2014 年 07 月 20 日

(本報訊)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透過公眾教育與專業交流活動推廣生死教育,幫助公眾與專業人士從身、心、社會、靈性等不同角度認識相關課題,從而鼓勵社會向死亡「開放」。

港大社會科學學院六月初發表「死之大全——善生、善終、善別」研究,並舉辦「當代社會喪親與哀傷國際會議」及一系列公眾講座,參與該調查兼擔任上述國際會議籌委會主席的陳麗雲教授六月十一日對本報說,這次會議聚集了華人地區不少與善別相關的專業人員及學者,相關交流能夠提升服務質素。她說宗教團體在善別工作上扮演重要角色,如天主教的醫院牧靈工作者。

參與該調查及擔任會議小組主席的周燕雯博士說,香港人對死亡的觀念已較以往開放,這跟相關研究及教育工作有關。

上述研究的人員訪問了四百六十四人,並與二○○七年類似的研究數據比較,發現五十九歲以下和六十歲或以上的兩個年齡組群人士顯著少了害怕死亡,當中以五十九歲以下的成年人更為明顯。

研究人員建議香港全面推廣善生教育,由學校、社區教育和大眾文化談死做起,以減輕社會大眾對死亡的恐懼、焦慮及忌諱;增加社會大眾對死亡的認識,並讓他們為死亡作準備。

對於幫助末期病人、亡者及其家屬,研究人員呼籲有關方面推出更多寧養照顧、選擇和預設醫療和照顧計劃;提供生命回顧、摯親惜別、後事安排等善終服務。

對比本年及○七年,成年人在逃避死亡的態度(一至七分,愈高代表愈害怕)由4.23下降至2.2分,而老年人亦由3.1分下降至1.71分。主動為自己死亡作預備的人數百分比有顯著提升;選擇器官捐贈的人數比率亦大幅增加了四倍,由一成一增加至四成三,反映大眾能正面地為死亡作預備。

該研究亦發現,現今社會在處理和談論死亡忌諱上較七年前抱持更開放的態度,相信「喺重病嘅人面前講死會令佢死快啲」的傳統信念比例已大大減少。

與此同時,仍有三成受訪者認為,喪親家庭不應參與任何社交場合以免為別人帶來惡運。研究人員認為,這些傳統對死亡的信念和忌諱會窒礙香港善生、善終、善別的教育發展,故此有關方面須採取公共衛生措施,以推動本港持續性的生死教育。

與此同時,社會科學學院聯同社會福利署、當代社會喪親與哀傷國際協會,於六月十一至十四日假港大校園合辦「當代社會喪親與哀傷國際會議」,約一千名來自世界各地從事生死教育研究的學者、專家及醫護人員與會,與參加者分享最新的專業知識和實務技巧,以推動及開拓跨地域、跨文化和跨學科交流。

社會科學學院亦於會議期間舉辦「善別.身心靈」專家公開講座系列,讓公眾認識如何處理喪親的打擊,從而得到身心靈的善別。(鄧)

 


  

如何達致「好死」
三大建議助社會正面對待死亡

一. 推動善生教育:透過學校、社區教育、大眾文化談死亡,以減輕社會大眾對死亡的恐懼、焦慮及忌諱。

二. 加強公共醫療和社區照顧服務系統:推出更多寧養照顧、選擇和預設醫療和照顧計劃。

三. 社會人士合作提供生命回顧、摯親惜別、後事安排。

 

資料取自: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