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真普選和真民主嗎?
多謝國務院頒布了白皮書,把法官定義為愛國的管治團隊,並提醒港人,中央對我們有完全的管治權。
也多謝香港律師會會長林新強為白皮書護航,他歌頌共產黨的偉大,一語喚醒了我們,在矇矓中睜開雙眼,與似乎久違了的主公相認。原來十七年以來,它都刻意迴避着自己的稱號,形象上是國家、祖國、內地、中央、北京當局、建制等等……甚至是你心目中的肅貪民族救主,或七情上面體恤民困的慈父。現在,它撕破了面具,給你看看真實的它是甚麼模樣。
共產黨本質的真相
為什麼仍要重溫這話題呢?因為十七年的夢境,已把我們腦海中的共產黨形象,洗得七七八八。若不重拾記憶,我們當會倒頭再睡。在全世界、包括八九之前,共產政權的黨文化和基因都是相同的。它的特質不在公有制或私有制,不在走社或走資,而在於管治所有組織╱社團以及管治所有人。管治所有組織聽從黨的指揮;管治人指管你的感覺、認知、判斷和行動。所謂感覺,就是看到五星旗流淚,內心回歸,用愛情去愛黨;認知是認同官方的統一口徑,只接觸黨過濾給你的資訊,並以黨的分析和結論作為你個人的立場。不過,黨是精明的,它會因時制宜地變通或讓步,一切都可以許諾(但手握解釋權),並且透過知識份子用法律和歷史向你陳述事理,甚至採用一些開明的做法,使你相信黨有誠意與你達致民主。但事實是,黨的基因不會變,管治的目標也不會變,它的一切所謂協商都是權宜之策。文革後不是訂出了宗教落實政策嗎?到頭來又不是黨主辦教會?
香港下屆特首有普選嗎?由於沒篩選是真普選的首關(當然不表示沒篩選就一定是真普選),港人目前爭取的只是第一步,我認為機會微乎其微,因為篩選在香港已奉行了十七年。
九七前的預委會及籌委會,以及九七後的臨立會,成員全部都是中共單方面挑選的。即使今天的立法會,過半議席都是半欽點或由西環發功勝出的。董特首時用人唯親,曾特首則親疏有別,至梁特首已經可以完全不避嫌,上任一年即委任高女士負責政治審查所有高級公務員的任命嗎?近年來各委員會主席的任命,更是清一色梁粉?在這些証據下,你還可以相信特首提名會無篩選?共產黨給你真民主的話,它就不再是共產黨了。它在國內任何地方循序漸進落實真民主,就等於走上亡黨之途。你不會不清楚這常識,只是十七年來害怕相信。
交談、誰的交談?
不錯,教會從來支持交談,但交談是由你我等蟻民做的嗎?我們不會反對任何政黨與中共商量,但民主前途不是少數政壇大哥的事,而是每個市民的事。所謂交談已經存在了十七年,2010年民主黨與西環在立法會選舉方式上建成了一點共識,但事實證明所謂民主成分的增加,完全沒有改變了黨操控的事實。2010年政改與原地踏步沒有分別,可見一點一滴「袋住先」是不會達致真民主的,只會使假民主合理化。
香港人的出路
認清了真相,我們的出路便有了方向。首先,我們要在第一步,即普選無篩選的立場上堅定。
6.22及6.29「公投」最大的意義在於七十八萬投票的人中,有八成人贊成把不符合國際標準的選舉方案否決。市民已經授權泛民全體去否決將來共產黨透過特區給我們的假民主方案,原地踏步不會比假普選更差。
第二步,就是你我等蟻民的事,不論結果有無篩選,我們都需要抱有「後公投」新時代的心態和生活方式,我們需要以自衛的心態作長期打擊。教會對「公民抗命」列出過條件,這些條件是否已經存在,由每個人自行判斷吧。我說的自衛是出於受侵犯時的本能反應。普世價值,以及一百五十年來的香港傳承,都是香港人的構成部份。參政、言論自由、選出執政者等等都是天賦權利,不是黨的恩賜,自衛應該是我們今後生活的常態。
共產黨及特區會用「經濟受破壞」作威嚇,這威嚇從89年沿用至今25年了。誰仍相信,就只有回歸順民一途。自衛的觀念與公民抗命非常相似,而我亦認同教會對公民抗命的指引,就是非暴力。非暴力的範圍在身體暴力,其他抗議方式海闊天空。為抗爭可以有不同的做法,有人比較激烈,但切忌互相攻擊,或互相對罵。我們要信任長期公民抗命或長期自衛的力量。雖然它不會改變共產黨的基因,但至少會使我們爭取得更大的空間,活得更有尊嚴,侵犯受到制衡,使現狀得以延續,留待歷史進程去解決。
即使你不作活躍的自衛者,也至少可作支持者,授權者和活動的參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