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聞問切】禁忌人生(下)

期數
3674
刊登日期
2014.07.18
作者
黃宗顯
主曆
主曆 2014 年 07 月 20 日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文化,出現不同的禁忌事情,有些禁忌是普遍性的,亦有些存在於特定的文化中,大家不敢談論,也不敢接觸,一代傳一代,這些觀念根深蒂固,彷彿大家已經忘記了禁忌的根源。禁忌當中,有些跟身體和生命有關,深深地影響着我們的人生。

首先,談談跟女性有關的經期。經期,是一個女性身體的自然生理現象。在我就讀小學時,雖然沒有性教育課程,但我也有聽過「月經」這詞語,卻不知道那是甚麼,又不敢問父母或師長,最後至中學時期,自己從書本中知道。諷刺的,是這種知識不是從性教育中獲得的,可見二三十年前學校的性教育十分缺乏。

隨着時代進步,今天香港不少中學都有安排性教育給學生,但小學還未有正規的性教育課程。然而,在一些發展中的國家,性教育還是不普遍,不少學生仍視月經為禁忌,導致有些人在處理月經上出現不少問題。美國公共衛生期刊二〇一三年出版的一篇文章,指出在坦桑尼亞、肯尼亞、烏干達、盧旺達、埃塞俄比亞、尼泊爾和印度的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家庭的女生,在學校均出現處理月經的困難。愈來愈多的研究表示,女孩經常在初潮(Menarche)來臨前對月經一無所知,甚至可能隱藏自己第一次月經周期到來,害怕被意會為性行為和被處罰。這些把月經看成禁忌的地方,需要改善學校性教育,以及推行經期衞生管理。

另一禁忌,就是某些疾病,如性病和癌症,另外精神病也是一個例子。一直以來,不少人都視精神病人為異類,認為他們有暴力傾向,見到街上有行為怪異的疑似精神病患者時,不少人都盡快走開遠離那人,有種避之則吉的想法。有一次,在一項精神科外展行動中,醫療團隊請救護員到場協助,把病人送到醫院治療,不料警察也有到場,並攜着盾牌來,可見不少人對精神病患者的忌諱。在很多社會中,精神病被污名化,大眾對精神病的禁忌,對精神病患者的負面看法,實在對病患者構成無形的壓力,甚至一些不容於大眾的行為,即使未達到精神病的水平,也會被扣上「精神病」的帽子。要消除這種禁忌,要從公眾心理健康教育開始,但是困難重重,過程漫長。

第三,死亡的禁忌。這種禁忌,不只存在於華人社會,也存在於西方社會。二〇一二年一項刋載於英國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有百分之三十一的大眾曾向他人說出自己臨終的意願,百分之三十七的人已經寫下遺囑,可見對大多數的英國人來說,死亡和生命終結計劃仍然是一種禁忌。近年,有不少志願組織舉辦生死教育活動,教導有關死亡的種種事情,包括怎樣面對死亡和處理悲傷情緒,期望有天死亡不再是禁忌。

 

作者電郵:[email protected]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