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教期刊談公教藝術傳入中國

期數
3777
刊登日期
2016.07.08
主曆
主曆 2016 年 07 月 10 日

傳教士致力傳揚福音,過程中與文化以至藝術相遇,彼此互動並促進其發展。

最新一期的《傳教研究國際期刊》(International Bulletin of Mission Research ,Volume 40, Issue 2, April 2016)便載有在中國、印尼和印度傳教時,當地基督宗教藝術發展的論文,包括澳洲國立大學克拉克(Jeremy Clark)的英文論文「經濟改革時期在華的基督宗教藝術」(Christian Art in China during the Period of Economic Reform)。

克拉克在論文中,回顧公教藝術在華發展,又從兩個案例中,察看藝術本地化的情況,兩個案例是上海教區主教座堂二千年代的裝修工程,以及河北石家莊信德出版社印發的刊物。

論文開首回顧耶穌會傳教士於十六世紀來華後,把中西藝術交流推至更高層次,一八七三年利瑪竇更來華傳教,耶穌會亦把西方學術如藝術、天文學、測量、化學、音樂、建築等引入中國。

明末清初之際,中國知識份子對西方科學大感興趣,惟獨天主教藝術本地化發展緩慢,至二十世紀才趨向積極發展。

梵蒂岡派遣有藝術根底的剛恆毅主教(Celso Costantini)為駐華宗座代表,他推動北京公教大學(即後來的輔仁大學)開設中國天主教藝術學系,並大量印刷富中國特色的聖相,如中華聖母圖。

剛恆毅主教支持中國教會舉辦藝術展覽,他呼籲牧者為聖堂及修院購買藝術品,並於教會刊物中宣傳。故此天主教藝術於一九三○年代起在中國愈趨普及。 

中國教會人士對公教藝術的看法分為兩派,一派堅持歐洲形式, 另一派則主張應將藝術本地化,如繪畫耶穌及聖母穿上中國服飾並以東方背景襯托。

可惜的是,一九六六至七六年在「文化大革命」蹂躪下,中國教會大部份文化藝術品遭破壞殆盡。 文革結束,宗教活動開始復甦。 

其中天主教的上海教區是改革開放後首批受惠地區,金魯賢主教運用其國際人脈網絡,於二○○○ 年代初邀請美國耶穌會士盧卡斯神父(Thomas Lucas)協助翻新主教座堂,盧卡斯是三藩市大學藝術系教授,曾負責復修羅馬聖依納爵舊居的房間。他於上海聖女小德肋撒天主堂新建彩雕玻璃,將當時中國的剪紙藝術融合於玻璃上,並將藝術技巧傳授予當地年輕修女。

上海教區的本地化經驗

然而,有教徒認為本地化及現代化的聖像不夠神性,而當地教會其他領袖則好像不太熱中於教會藝術現代化,以及二○一三年金魯賢主教去世,教會的藝術工作坊亦放緩。

在石家莊信德社的案例中,出版物則還是以歐洲教會藝術品較為受歡迎。

天主教藝術本地化,是要讓福音扎根當地,讓福音與文化相遇相交;然而作者留意到,在今日中國的天主教徒當中,亦有相當多教徒較喜歡歐洲風格,他們認為這些風格才能顯示出中國天主教徒是普世教會的一員。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