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教理】天 國

期數
3675
刊登日期
2014.07.25
主曆
主曆 2014 年 07 月 27 日

「天國」或「天主的國」是貫穿瑪竇福音的其中一個重要的主題,在整部福音中一共出現了五十多次。在舊約裡,「天國」一詞雖未曾正式出現在經文之中,但有關的觀念早已植根在舊約以色列民的宗教思想裡。以民常以「君王」來稱呼上主,表達出上主是以色列及全宇宙的最高主宰,最有權能的統治者,而他們則是上主的子民。嚴格來說,「天國」一詞在原文中並沒有一個實在的定義,它所表達的不是一個實在的王國或國土,而是一個標記,是天主的權威和大能的具體表現。而天主則常常在歷史中藉不同的人物、事件等,把祂的威能彰顯出來。

到了新約的時代,耶穌的降生更為這歷史悠久的信仰意象加入了新的意義。最重要的是,祂將「天國」的來臨與祂個人的身份和使命緊緊地聯繫在一起。耶穌本身,祂的言行就是天主威能的顯示,而天主的王權就在於耶穌為普世帶來救恩,祂戰勝了死亡和罪惡。在傳道之初,耶穌便宣講說:「你們悔改吧,因為天國臨近了。」(瑪四17)在教導門徒們祈禱時,耶穌指出天國的來臨就是當天父的旨意得以奉行在人間。(瑪六10)透過治病和驅魔等神跡,耶穌宣稱天國已臨於現世之中,就是祂救恩的體現。(瑪十二28)在山中聖訓時,耶穌更特別地指出,天國是屬於貧窮人和弱小者,即那些以謙虛的心去接受它的人。耶穌稱他們為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瑪五3)而真福八端也普遍地被稱為天國的憲章。

正如今天福音中比喻所指出的,天國的邀請是給所有的人,不理貧富貴賤。但這邀請也要求被召叫的人徹底的回應和改變,放棄一切俗世的阻撓,接受和跟隨耶穌的訓誨,並與祂合而為一,分享天主的生命。的確,天國在耶穌身上已開啟和臨現,但仍未滿全。當普世萬物都接受天父藉耶穌基督而顯露的救恩旨意時,天國才圓滿地實現。正如聖保祿宗徒所說的:「天主成為萬有中的萬有。」(格前十五28)因此天國是一個動態的事實,具有「現在與將來」、「既成與未遂」的張力。正如耶穌在大博爾山上顯聖容這事件所顯示的,信徒們在世上已預嘗了耶穌復活的光榮和喜樂。但在這旅程中,我們仍需接受各種苦難和迫害的磨練,直至祂的再來。耶穌自己就曾說過:「天國的福音必先要在全世界宣講,給萬民作證,然後結局才會來到。」(瑪廿四14)而在祂再來時,祂將以正義和愛施行審判,因為「服務身體最小的弟兄」就是等於服務耶穌,而作惡的人將永遠地被擯棄於天國的門外。(瑪廿四31—46)

天父把得救的人類聚集到祂的聖子、耶穌基督身邊。這個會眾就是教會,她在世上成了「天國的幼芽和開端」。在耶穌離世後,教會繼續耶穌彰顯天國的使命。教會不等於天國的實現,卻是天國實現的地方,即天主的救恩旨意實行的地方。於是,教會在逐漸發展,期望天國的最後成功,全力期望與其君王在光榮中結合。(教會憲章5)

 

生活反思/實踐

  • 你認為天國是甚麼呢﹖你覺得自己已活在天國的喜樂和平安中嗎﹖你認為怎樣才可以進入天主的國﹖
  • 信徒在現世的生活中仍會面對不少的困難和迫害。你是否仍然願意跟隨耶穌的教導而生活嗎﹖為甚麼﹖

 

• 教區教理中心及教理委員會供稿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