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歐之旅反思(三)

期數
3675
刊登日期
2014.07.25
作者
關傑棠
主曆
主曆 2014 年 07 月 27 日

首先聲明,我對東正教的認識十分膚淺,如果對以下的觀察有誤,懇請大家原諒。這次行程,有少少遺憾,就是我們的東正教及東方禮儀專家羅國輝神父因慈親抱恙,不便成行;真是孝順的孩子,我們唯有接受,別無異議。假如他在,我們對這方面的知識一定更豐富。東正教給人超然物外的感覺,一切以至高無上神聖天主的光榮為依歸;這點由教堂的傳統建築和禮儀內涵可見一斑。不過這種心態亦會形成一種曲高和寡,十分高傲的態度。一九八八年我應陳維統神父(阿爹)邀請,協助帶團去以色列朝聖,在耶路撒冷有如下的遭遇⋯⋯

來到「和平之城」,我這個穿上羅馬領的小伙子神父可算愛心「爆棚」(滿盈),在路上見人都打招呼,表示友誼;唯獨沒有反應的就是當地的東正教神父!今天東正教亦登陸香港,成立教區,但給人的印象還是十分低調,與香港社會格格不入,起碼在福傳事工上,跟基督教的弟兄姊妺比較,完全是兩碼子的事……由俄羅斯「聖彼得堡」飛波蘭「華沙」只需兩個多小時,這是我們樂意接受的航程,一想起由德國法蘭克福回港要飛上十小時,身體的『下盤』立刻泛起抗拒的感覺。相信「思鄉」是唯一的動力催迫我們回家!

由濃厚的東正教氛圍進入人口百份之九十五都是天主教徒的國家波蘭。細讀波蘭宗教史,公元十世紀已經皈依基督宗教,其宗教經驗不下西歐諸國,只是這個苦難民族一直以來都受外族入侵欺凌,何解?這與她的地理因素有關。拿首都華沙為例,一片肥沃的平原,沒有天然屏障,結果引來無數貪婪及殘暴的鄰居。十七世紀有來自北方的丹麥,十九世紀則是普魯士帝國垂涎的肥羊,而二十世紀更不在話下了。來自西面有納粹德國,東方是蘇聯的紅軍。二次大戰後,在毫無議價的情況下,波蘭成了蘇聯的附庸國,一直活在鐵幕之下,天主教飽受波共迫害⋯⋯

聖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和團結工會的華里沙促成了東歐變天,波蘭才真正站了起來。古語有云:「隱憂啟聖,多難興邦」,用這話去形容波蘭最貼切不過。這兒的教會入世、跟獨裁共產政權的抗爭,與受苦人民一同呼吸和承擔苦架;實令我們外邦人肅然起敬。來自天上的力量有波蘭「黑聖母」屢顯的神跡,有耶穌親自顯現提點、要推動的「神聖慈悲」運動;而來自人間芳表見證的有死在奧斯威辛集中營的聖高比神父;有接受「慈悲耶穌」任命的「仁慈之母」修會的聖傅天娜修女;有團結波蘭人民,起義把波共掃下台的聖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和他的啟蒙導師維辛斯基樞機。當然還有一位給波共殘殺的教區神父。這些人都跟天主的聖意合作,不單給波蘭,還給全世界帶來生命的正能量!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