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具誠意的交談 有承擔的行動》
期數
3679
刊登日期
2014.08.22
主曆
主曆 2014 年 08 月 24 日
主內兄弟姊妹:
願主的平安與您們同在!
作為社會一份子,基督徒應關心時事,促進公益。目前香港市民所熱烈討論的政制改革和普選議題,亦是基督徒所關注的。我們曾在不同場合強調,信友應透過祈禱,並按照福音精神和教會的訓導來反省這些議題,以作出個人抉擇。
本月初,教區經香港天主教社會傳播處召開記者會,向教內外人士表明教區對政改和民生的看法。面對目前政改的紛紜意見,以及各界分歧或甚至兩極化的回應,我們感到有需要發出這封牧函作為指引,幫助信徒們更清晰明確地理解教區對這些議題的立場。
甲、政改
- 健全的政制,與社會的福祉息息相關。為期五個月的政改諮詢業已結束,所收集的多項意見和方案,雖尚未能達成共識,卻有一項明顯地可被視為「主流意見」。該意見的核心訴求就是:2017年的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的選舉,應有「廣泛的代表性」及依循「民主程序」進行。香港市民廣泛地對名實相符的民主和普選有強烈訴求。這些訴求, 均符合憲制及倫理公義原則。
- 我們認為,透過各有關方面彼此交談,以及有承擔的跟進行動,我們才可達至真正民主的選舉方案。在現階段,政改尚未完成,具體的框架有待全國人大常委會於本月作出決定。因此,我們呼籲各有關方面繼續誠意地交談對話,心平氣靜地彼此溝通。 教宗方濟各一直以言以行作證, 今日我們需要推廣的,就是有建設性的交談和人與人互相聯繫的文化。他指出:「每當來自不同領域的領袖請教我時,我的答覆總是:『請彼此交談、交談、交談。』彼此交談對話,以及既能令各人都從中得益,亦能令他人得益的人際交往文化,是能讓個別人士、家庭和社會成長的唯一途徑。… …今日,我們必須順應交談和人際交往的文化,否則,大家都會蒙受損失……。」(二零一三年七月二十七日於梵蒂岡向巴西籍團體的訓話)
- 正如人類歷史一直見證,我們深信公義不能憑人與人互相對抗或動武來達致,而有賴彼此交談及和諧合作,才得以實現。的確, 「……人的忿怒,並不成全天主的正義。… …為締造和平的人,正義的果實,乃是在和平中種植的。」(雅1:20;3:18)
- 就香港特區行政長官的產生辦法而言,我們曾指出:我們必須「透過真正民主的機制和程序來提名特區行政長官候選人,以促進市民運用選舉政府首長的權利,並藉此圓滿地落實普選原則。」(見天主教香港教區於二零一三年七月二十四日發表、以《具誠意的交談 有承擔的行動》為題的聲明)。
- 最近香港市民再獲「承諾」,「將來」(即二零一七年後)仍會有政制上的修訂,但是這「承諾」的內涵卻未清晰界定。我們仍需要知道,依據基本法第四十五條,我們可作哪些具體和實質上的安排,讓香港更進一步邁向基本法第四十五條所釐定的「最終目標」,即:由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按民主程序提名」,然後以「普選」產生行政長官。
- 我們深信,透過持續和誠意的交談溝通,以及有承擔的跟進行動,真正的民主政改方案在香港可得以實現,我們也可藉此打破現時政改僵局,促進公益,以及加強市民對香港和祖國的熱愛。
乙、社會正義和民生
我們完全認同,建立真正民主及問責的管治體制,必有助提升香港特區政府的認受性和它在管治上的成效。然而,在另一方面,我們也不可忽視,香港正面對多個社會正義及民生上的逼切議題。我們於二零一二年二月十九日以《香港天主教會對未來特區政府的一些期望》為題的聲明,以及同年九月十三日以《香港天主教會對新一屆特區政府的一些建議》為題的聲明中,曾先後提及這一方面。我們謹此再次呼籲政府以具遠見、有承擔精神及符合社會正義的方式,處理上述議題,以助長香港社會的和諧安定。
親愛的兄弟姊妹,盼望以上所表達的教區立場,能使您們在關心政制和民生上有所依循。願您們成為地上的鹽、世界的光,與所有志同道合人士携手,促進正義、仁愛、和平,造福香港、祖國,以至普世人類。
願天主降福您們!
湯漢樞機
二零一四年聖母升天節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