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小品】善與惡

期數
3781
刊登日期
2016.08.05
作者
麥琬淑
主曆
主曆 2016 年 08 月 07 日

我想我們是一個有信仰的人,大概都曉得分辨善惡,同時也不會是一個大奸大惡的人。但除了大奸大惡的事外,其實每事每物有很多灰色地帶的;我們每天都要面對並要作出分辨及選擇。在靈修上我們稱之為分辨神類。

無論是甚麼事,當我們要作出選擇時,首先我們要看我們的意向是否純正,就是在選擇時是否將天主放在第一位,正如聖依納爵在神操中所說的:「只看我們受造的目的,是為讚美我們的主天主,救自己的靈魂。所以我無論選擇甚麼,常該是為幫助我達到我受造的目的才成。」(《神操》169) 

所以我們所選擇的一切,必須是善的或是無所謂善惡的,最重要是在教會所認可的而不是相反教會的訓導或指引。在選擇前必須在冷靜、客觀、寧靜及祈禱的氣氛中進行,讓我們能在天主內去找尋祂的旨意。

記得舊約中說:「我是你的天主,你是我的子民。」所以一切決定都要在天主之內。有些選擇不是一時三刻可以找到答案的,而是必須經過一些時日,特別是一段長時間的等待,才可以清晰地看出端倪。所以忍耐是少不了的,在忍耐上尤該有信德。

在此同時,資料搜集也是十分重要的,這是一種客觀的分析,讓我們更清楚地看到擺在面前的多種可能性;及當我作出這選擇時,對自己、對別人的影響。就是說:我的選擇是否更「愛天主及更愛人」?因為愛是出於天主,如果沒有愛就肯定不是天主的旨意;因為存留在愛內,就是存留在天主內。

要知道,無論我們作出何種選擇,最終是我們自己負責因選擇所帶來的後果,一旦作了錯誤的決定,我們要承擔責任,勇於承認並將錯誤改正過來。然而,在選擇正確後所得的徵象是: 內心的平安;因為聖神的效果是:仁愛、喜樂、平安、忍耐、良善、溫和、忠信、柔和、節制。(迦五22—23) 

  • 本欄作者:伍維烈、何家怡、梁偉才、梁達材、麥琬淑、譚永明和黄漱芳輪流執筆。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