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輔導會口述電影服務

期數
3676
刊登日期
2014.08.01
主曆
主曆 2014 年 08 月 03 日

(本報特稿)香港盲人輔導會訊息無障礙中心為視障人士提供口述影像服務,透過口述影像員對畫面的描述,讓弱視和失明人士也有機會欣賞電影,建立共融社會。

香港盲人輔導會於二○一二年五月至一五年四月,獲香港公益金資助,推動「視障人士口述影像服務」計劃,培訓義務口述影像員,為視障人士提供口述影像服務。計劃亦包括舉行電影欣賞會、戶外活動等。

梁浩達於早前在該會播放電影《激戰》中擔任口述影像員,他於放映後的分享會上表示,不少視障人士表示透過口述影像,能感受到電影緊湊的情節。

已擔任口述影像員近五年的梁浩達指出,每次進行口述影像前,需要先將播放的影片看一次,記下畫面的影像、人物表情及場景布置等;同時亦須了解劇中人的角色、人物關係、幕後花絮,甚至是演員演出時的心路歷程等,以豐富口述影像的內容。最後再練習兩次,掌握如何在不干擾電影對白下作描述,才能為盲人提供口述影像。

梁浩達十多年前從電視節目中看到健全人士為盲人提供錄音服務,因而觸動他加入口述影像的行列,他說:「原來只要簡單地讀出報章和書本內容,已能幫助視障人士認識世界。」

「過程中,我有如代替視像人士的眼睛,協助他們思考和感受電影內容。」梁認為視障人士與一般人無異,只是看不見影像,只要健全人士伸出援手,他們也可以平等地生活。

六十三歲的汪裕玲二○○三年患上青光眼及糖尿病上眼,輾轉做過三次手術均告失敗,至○五年完全失明。她說以前很喜歡看電影,「拍拖時經常到戲院,婚後亦帶子女看卡通電影,失明後我有段時間很失落,更患上抑鬱,以為失明令我失去所有。」

她後來知道盲人輔導會提供口述影像電影,汪裕玲即時報名欣賞,「口述電影員幫助我理解劇情,當沒有對白時也能知道故事發展。」現在丈夫有空即同她看口述影像電影,「沒想過失明後也可與丈夫討論劇情,令我的心情愈來愈開朗。」

香港盲人輔導會訊息無障礙中心經理陳麗怡指出,計劃能促進傷健共融,「口述影像服務除了惠及失明人士外,亦歡迎他們帶同家人一起欣賞,從中展現傷健平等和共融。」她期望未來有更多健全人士參與,把口述影像服務帶進社區,如帶領盲人郊遊,向他們口述戶外環境,讓盲人融入社會。

香港盲人輔導會自二○○九年起為視障人士提供電影導賞,二○一一年獲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轄下「創意香港」支持,舉行「香港電影口述影像發展計劃」,將口述影像技巧專業化,培訓口述影像員,學習有關理論及製作技巧;計劃包括舉行工作坊、電影欣賞會、實習技巧訓練及研討會等。目前該會已培訓近八十名口述影像員,當中恆常參與的人士約二十人。

另外,該會與電影業界合作,把已上畫的電影光鍱加入口述影像,目前共有八套電影光鍱附口述影像。(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