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間】熱腸冷眼
前些日子,我放下一切,獨個兒漫無目的地在江南流浪,今天不知明天事,那感覺真好。
雖然我有家有室,因為獨行慣了,倒覺得人生下來本來就是獨個兒行走的,孤清不是割捨,而是人生常態。也許你身邊不缺親朋,但沒有人能代替你去感知這世上的一切,去探索,去做自己該做的事。即使在人堆裡出沒,其實也是隻身行走,既無堆可埋,也無可攀附。常有人奇怪我為何不怕寂寞,我無言。也許,人若習慣了無語,吞回肚子裡的話愈來愈多,就會如是吧?
你曾獨個兒在沒有星光,也沒有月色,連人間文明的半點氣息也沒有的莽野大荒裡行走過嗎?你有過前路茫茫,走過之處不堪回首,前面等著你的也不知是凶是吉的日子嗎?有些時段,你真不明白為甚麼會降生到這世界來。但即使如何猥自枉屈,你畢竟還有一絲暖意在心頭。這暖意來自何方?也許你不知道。這世界緣何如斯光怪陸離?也許你想不透。但這不要緊,因為你畢竟還相信,長夜總有個盡頭。否則,這慘淡的人生有甚麼意義?若這世界就是這麼反智無理,為何我們自小讀到的書都不那樣寫?我們畢竟是個人。人來到這世上,天生就有個潛藏的理念框架預設在意識的最深層,這發自心神的聲音會不住提醒我們,世事一定有個正道在後面支撐著。這稀薄的信念往往就像在心頭裡的一抹亮光。有說人心是神的殿堂,就是這意思吧?
年輕時喜歡做事,愛把時間和生命都豁出去。沒想到經年過後,人歷練愈多,讀的愈多,便愈明白,人得學會前行,更要懂得退後,便愈理解歷史上為何有那麼多人,愛「躲」起來過日子。這是個張揚的世代,「躲」起來也許不合時宜,但當你甚麼力都出過了,卻發覺幾乎是白費勁時,便有機緣意會,甚麼也不做,退下來默觀,能發見的,未必比努力向前時少,甚至更明白一些更深層的問題所在。於是,你會沉下心來,繼續演好該演的角色,卻同時心平氣和地把自家當作過客,於是,你便彷彿換了一個人,學會熱腸冷眼地體味自身及之外的世界如何乾旋坤轉,你才明白,昔人為何會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為樂事。
人生是一道橋,你可以在橋上飽覽風光,卻不可以在橋上造房建屋。即使世界沒入黑暗裡,畢竟天還沒塌下來,你還可以問自己,我能做甚麼?該做甚麼?願做甚麼?即使甚麼也幹不了,自家還有讀不完的書,聽不完的音樂,畫不完的美好意象。即使這些都給剝奪了,你還有一顆心去反芻儲存在記憶庫裡的美好東西。就算是沒人走過的夜路,走下去,誰敢說定然沒有好風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