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日君樞機回應中梵問題
(本報訊)湯漢樞機就中梵關係發表文章引來迴響,教會人士肯定教廷透過對話與中國解決問題,但同時亦關注內地宗教自由問題。
湯漢樞機八月五日發表文章,題為《中國教會與普世教會的共融合一》,他從歷史、教理和教律談論中梵關係,他肯定中梵談判的意義,以及當中的對話,同時表明教廷沒有忘記地下團體。
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接受《蘋果日報》專訪(八月九日刊登)指出,自己和湯漢樞機對建交前期協議「一個悲觀、一個樂觀」;對於有言論指湯樞機的文章是針對自己,陳樞機指雖然意見不同,但相信湯樞機的文章非針對他。
陳樞機冀中方表誠意:
應釋放被囚神父教友
陳樞機又說,自己沒有將矛頭指向教宗,並相信湯樞機是回應內地的聲音。他認為中梵繼續談判前,北京要表示誠意,至少釋放所有被囚的神父及教徒。
他指出,要求地下教會團體成員加入官方團體不是解決方法;談及由政府建議主教人選、教廷挑選並由教宗正式任命的「越南模式」,他說贊成這方式,因為越南愛國會不成功,但礙於「中國主教團」完全係政府管轄,故此這在中國並不可行。他又指「中國主教團」是「裂教」主教團。
在香港,中文大學崇基神學院榮譽高級研究員盧龍光牧師八月五日對香港電台指出,協議若能夠成功,令中梵建立健康而公開的關係,對整個中國的教會團體、宗教都是很重要的突破。不過,他表示過往一直對此樂觀,但至今仍未成事,故此希望這次能夠真正解決原則問題,令中國教會不需要為著與政府的關係,而衍生傷害教會及中國人民的事。
《亞洲新聞》八月八日在報導引述中國內地教會人士對湯漢樞機觀點的回應,有不具名的內地教會人士指出,湯樞機文章的論述非常積極,要解決中國的問題就必須遵循耶穌的方法,盲目為反對只會導致暴力;教會人士亦需要信任教會的領袖和教宗。
華北的若瑟神父認為,湯樞機所寫的每個字都平衡,其中重申教會對處理內地主教問題的觀點。神父認為湯樞機是要在中國和梵蒂岡訂立任何協議之前,給中國教會一些準則。
不過,另一位不具名的內地教會人士對湯樞機遵循教廷現行政策表示理解,但提醒中國教會是非常世俗化及由政府在多方面控制的。該名教會人士認為,「如果梵蒂岡試圖在各個方面取悅政府並且妥協太多,它不會得到甚麼。我認為梵蒂岡應該要溫和,但要堅定和能夠說『不』,就在面臨要犧牲一些原則的時候」;而普世教會和梵蒂岡必須鼓勵地下教會並作出保證。
東北的文生神父認為,假若教會不呼籲正義,只強調仁愛,是說不過去的一種妥協,而「中國教會現在最擔心的正是這樣的妥協」。
另一方面,台灣的外交部八月指出,台灣與教廷關係良好,教廷各委員會及天主教慈善機構與台灣方面合作交流頻繁,並時常在台灣舉辦國際活動;台灣方面亦會繼續強化雙邊關係。(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