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斯里蘭卡之行
當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決心打敗對方以圖解決僵局時,教宗方濟各早於六月便邀請過兩位總統在梵蒂岡與他一起為和平祈禱。
以巴互相指責對方破壞承諾,並訴諸武力以解決問題。但來自以色列希伯來語社群的紐豪斯神父(David Neuhaus)認為,通過軍事途徑解決衝突,只會讓人覺得一切抵抗行動都是恐怖主義。
時任以色列總統的佩雷斯(Shimon Peres)曾反省說:「我嚐過和平的滋味。我永遠不會忘記喪失親人的家庭、父母和兒童,他們為戰爭付出了代價。而我畢生永遠都不會停止為未來世代的和平而努力。」
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Mahmoud Abbas)亦回應:「我們希望為我們和我們的鄰人帶來和平。我們為我們,也為其他人尋求繁榮和心境的平靜。」然而,紐豪斯神父的話反映兩位總統的說法空洞乏力。
那麼,祈禱又有甚麼作用?
以色列駐梵蒂岡大使埃夫羅尼(Zion Evrony)仍然相信,教宗對以巴衝突的關注會帶來希望,因為祈禱能提升對和平的渴求,他說:「儘管目前困難重重,但和平的希望依然存在。」
教宗提出的中東和平祈禱聚會,是向前邁進的一步,有助提醒人們解決衝突的方法該超越暴力與戰爭。
聖地主教會議正義與和平委員會形容宗教領袖的角色就是要說出先知的語言,提出超越仇恨的其他選擇;委員會說:「這語言拒絕將任何一個天主的子女視為敵人,卻開拓視彼此為兄弟姊妹的可能性。」
紐豪斯神父表示,基督徒有條件在這方面發揮作用,因為他們人數不多,亦非主流,故能「自由地宣揚福音價值」。
明年一月,教宗方濟各將訪問斯里蘭卡。這個國家的人民依然因長達三十年的內戰而飽受傷痛。不少神職人員、記者、律師和受苦平民仍繼續述說這個源於仇恨、暴力、極端不公義,以及對種族和宗教鄙視而分裂國家的故事。
斯里蘭卡國內的分裂不僅因為土地、產業、行動和言論的自由等方面,還有在揭露真相方面。有些人呼籲聯合國應就戰爭罪行進行獨立調查,但另一些派系則選擇保持現狀,容許政府繼續作政治粉飾。
教會對這問題意見分歧。有些主教和人民純粹為了「家醜不外揚」這理由,站在政府一邊;但亦有主教私下致函聯合國要求獨立調查,查證聯合國有關報告的真確性。
教宗斯里蘭卡之行被視為修和的朝聖行,我們肯定屆時會看見另一重超越暴力和壓制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