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寧會舉辦晚晴論壇

期數
3783
刊登日期
2016.08.19
主曆
主曆 2016 年 08 月 21 日

(本報訊)善寧會七月三十日舉辦「從信仰看晚晴論壇」,邀請佛教法師和天主教神父探討生死,他們表示信仰能幫助人們妥善準備晚晴。

論壇假灣仔小童群益會舉行,邀請佛教常霖法師與天主教陳志明副主教對談生死觀。陳志明副主教談及生命的意義時指出,天主教透過耶穌基督降生成人,為他人犧牲的事跡,提醒信徒要多關愛鄰人,為生活作見證以活好每一天。

陳神父又從信仰角度指出「善終」應追求「因善而終」的意義。他舉出近日在法國一名神父主持彌撒時被恐怖分子殺害的例子,稱不少人對其死亡感惋惜,「但因著他的善行和犧牲,在信仰角度而言他已被視為殉道者」。他並指出懂得活在及愛在當下,致力行善使人生無憾的重要。

常霖法師則從「轉念」的角度鼓勵步入晚晴的人士也可積極人生:「珍惜此時光,因此刻比過去與將來更重要。」他指出每當面對難以改變的事情時,惟一可改變的是自己的觀點,「當懂得轉念,內在的正能量多,自然常懷著積極態度生活」。

他續說,佛教相信要活好此生及常懷慈悲之心,好能無悔今生,死後不怕來生的事。談到持守人生價值時,他說要學會「百忍不如一恕」, 指出「恕」字拆解為「如心」,希望人們多以恕的方式生活,達致從心所欲。

席上有參加者問及已失去活動能力的病人仍有何生命意義,陳志明神父回應指每個人也有存在價值,人們可從病者身上學習對生命的堅持和珍重。

亦有與會者問到,若照顧者未能接受家人患上末期癌病時應如何應對,陳神父指病者家屬容易出現否定、失望等反應,他鼓勵他們學習聆聽和分擔痛苦,「明白親人患病是不能改變的事實,這是他生命其中一個階段,需要家人的陪同」。常霖法師建議透過祈禱,專注經文內容, 或專注呼吸等方式有助心無雜念,減輕其他煩惱,「當多想,煩惱自然多」。

善寧會執行委員會委員、生死教育倡導者蕭孫郁標主持論壇時表示,善寧會期望從信仰角度談生死觀,喚起更多人關注已走在人生末段的晚晴者。

同日舉行「善寧會優化護理員證書課程」畢業禮,課程始創人之一曾黃蓮華致辭時讚揚護理員在現今人口老化、護理員需求殷切的情況下, 仍能抱持著專業態度貼身照顧長者,「讓他們被尊重和關懷,讓其晚晴階段有尊嚴地過著有質素的生活」。

另外,當日會上亦介紹即將營運的「賽馬會善寧之家」服務,營運總監朱可您表示院舍是以醫院規格設立的護養院,院內設多個獨立套房, 提供病人家屬一個安靜環境去照顧臨終者,陪伴他們共度人生最後的時光。(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