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賞識的孩子快樂進取
在一次教子有方的工作坊中,其中一個環節是請在場的父母在子女身上找優點,並給予當面讚賞。一位父親帶著十歲升四年級的女兒來台前說:「乖女,爸B好欣賞你每天回家總是先做好功課,才看電視,並主動幫助嫲嫲做家務。」女兒笑著說:「我好開心,你欣賞我的,我會繼續做得更好!」
另一位母親也帶著五年級的女兒出來,女兒竟先開口說:「我很愛我媽咪,因為她常常欣賞我!」母親接著說:「乖女!你主動將閱讀好書的好點子與我分享,又提醒我要愛惜身體,從來不給我麻煩,功課溫習你都很負責,成績中上。」女兒笑著說:「是你從小訓練我負責任,使我感到生活充滿希望,負責任又使我感到自己有用,媽咪感謝你!」她自然地親吻母親,使全場鼓掌,氣氛十分積極。
對了!被賞識的孩子,成長得快樂而進取。
我們作為父母師長的,平時要多觀察孩子的表現,常發掘他們的優點,並加以肯定;覺察到他們的強項就要讚賞,這樣會鼓勵他們樂意再加發揮,使他們的生命充滿活力、自覺地發揮潛能,但讚賞最好是精神上的,如翹起大拇指說聲:「好嘢!我好欣賞你!」千萬別以物質來引誘使他渴想物慾滿足時的樂趣,這是弄巧反拙,他們會轉移目標為獎品而作出合你意思的事,而非他對自己肯定的發揮。
「優秀」的孩子,是可以由高明的家長教養出來的,而「優秀」不一定是成績表上的分數或為校爭光的體藝才華。因為「品學兼優」的「品」字並沒有等級或分數可見,多數品德好而學業平平的孩子,都難得到別人公開肯定,作為家長老師的我們,必須長出一雙慧眼去給予賞識,去強化好孩子的自信心。
其實,我們要擴大和增潤品格優秀的指標。就如正向心理學家沙利文(Martin Seligman)提出品格的強項(Character Strengths)理論時,他是從世界不同哲學、宗教、文化中歸納出,人類共有六種美德,它們就是:智慧、仁愛、修養、勇氣、公義和靈性,而且每種美德內也有幾個優秀品格。
智慧包含有:好奇、好學、判斷力強、具創意、有洞察力。
仁愛是:仁慈、有愛心、具社交智慧等。
修養包括:自制力強、謹慎、謙卑、寬恕。
勇氣有:勇敢、堅毅、誠實、有衝勁。
公義就是:具團隊精神、公正(不貪小利)、領導力強等。
靈性的優點:懂得欣賞美、卓越、感恩、有希望、虔誠、幽默等。
我們要留心身邊的孩子,給予他們正向的賞識,使他們能活出自己的「優秀」,做個健康快樂、自己滿意自己的好孩子,這是給予他們最好的成長環境。
親子有方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