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聞問切】尋找舊日回憶

期數
3678
刊登日期
2014.08.15
作者
黃宗顯
主曆
主曆 2014 年 08 月 17 日

那天下班後,我行至佐敦柯士甸道,經過小時候就讀的小學德信學校,見到校園大門打開,心血來潮便走進去,看看學校的環境;腦海突然湧現昔日的片段,內心泛起一種莫名的感動,讓我重拾一些小時候的美好回憶。

沿着大門外的斜路走,看到了籃球場,小時候我每天早上在那裡排隊等候上課室,小息時跟同學們在那裡聚集,有時更與幾位朋友玩跳飛機遊戲。籃球場四周是舊日和後來加建的校舍,舊校舍地下是一個禮堂,從前的週會和結業禮都在那裡舉行,我曾經在那裡表演小提琴和朗誦,也在那裡領過不少獎狀和獎牌,升中派位放榜的成績也是在那兒公布的。另外,籃球場旁有一個小型有蓋操場,從前那裡擺放了一些乒乓球桌,旁邊還有一個只出售汽水的小賣部,那些牌子的汽水現已成為歷史了。

走到舊校舍門口,那是昔日的接待處,拾級而上,看到樓梯一旁掛着不少已褪色的舊日學校師生照片,以及一些嘉賓參觀學校的照片,照片有年份紀錄,我看到了自己就讀年份的那些照片,見到一些舊日認識的老師之樣子,令我想起他們當年任教時的片段,他們全部都已退休了,有些甚至已離開人世。

抵達舊校舍的一樓,我發現雖然校舍經過翻新後有點不同,但懸掛上課鐘的金屬架依舊存在。德信學校的上課鐘,相信是一件舊生不能忘記的東西。上課前或小息時,學生們在操場玩樂,突然聽到一下鐘聲,學校規定要把一切事情停下來,站在原地,保持肅靜,不准說話,過了一會,當鐘聲第二次響起,學生便可走動到指定地方排隊,等候上課室。有些頑皮學生,在第一下鐘聲響起時,做出一些停下來的趣怪動作,活像一個蠟像般,周圍的同學看到後,惟有強忍笑聲。當年,不少學校已用電子鐘,德信學校的金屬鐘是舊生的集體回憶。有一年的開放日,不同年代的舊生回校參觀,鐘聲突然響起,所有舊生條件反射般停下來,一下鐘聲,將小學時的感覺全帶回來。

德信學校是一間天主教小學,我就讀時由加拿大聖母無原罪傳教女修會管理,畢業後不久,這女修會於一九九三年把辦學權移交給東亞教育促進會,東亞教育促進會受天主教主業會啟發,主業會的創辦人施禮華於一九九二年被列為真福品,二〇〇二年被列入聖品。雖然辦學組織有所改變,但校訓依舊是「勤而樂」。

我站在德信學校的操場上,環顧四周,覺得地方小了,不像小時候看到的學校那麼大,這種感覺,反映自己確實長高了,但那種地方小了的感覺,沒有絲毫局限感,反而多了另一種親切的氣氛。

 

作者電郵: [email protected]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