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教區司鐸蔡明通晉鐸金禧

期數
3681
刊登日期
2014.09.05
主曆
主曆 2014 年 09 月 07 日

晉鐸五十年的蔡明通神父年幼時已對司鐸召叫有所感應,現已八十一歲的他說:「一切皆是耶穌的賦予,使我能全心全意為主服務,回想過去,感到人生充實和有意義。」

蔡神父生於廣東省陸豐縣博美鎮,其姊在他出生前已夭折,他是家中獨子。中學畢業後,於一九四九年獨自來港工作,五三年進入聖神小修院,五七年在華南總修院修道。

一九六四年,他從白英奇主教手中領受司鐸聖職,晉鐸後約有二十年服務香港堂區;一九八三年,蔡神父到美國紐約的華人教會服務,十七年後,即二〇〇〇年返港後服務柴灣海星堂近兩年,其後退下堂區前線工作,入住牛池灣聖若瑟安老院,三年前搬到教區中心居住至今。

談及蔡神父的聖召歷程,他說是由三歲半開始。早年很多傳教士在中國農村傳教,蔡神父出生的整條村居民也信奉天主教,信仰氛圍很濃厚,「有次神父主持聖體降福後向小朋友說故事,他向每位小朋友指出長大後的使命,男的叫他們做神父,女的則做修女⋯⋯回家後我不斷反思神父的話,很想成為神父。」

自此,年紀小小的他定下人生方向,「將來我要成為神父,若做不成便要當上醫生,不能做醫生的話就要成為飛機師。」

他一直把召叫默存心中,直至一九四九年他來港定居,輾轉到長洲花地瑪聖母堂任職廚師,同時為島上居民教授道理。某年的農曆年三十晚,由於他在港沒有親人,便與神父一起在聖堂過節,「我為神父做了一頓豐富的晚餐,大家吃得高興之際,神父說要介紹我進修院,我從來沒有透露要當神父的意願,神父的邀請令我十分高興。」

晉鐸後他在港從事堂區牧民,後來有機會到美國服務,要重新學習語言和當地文化,「在美國服務華人教會時,團體內有不同種族和國籍的人,我不諳英語,惟有日間在堂區服務,晚上到夜校學習英語。」

旅美十七年,蔡神父感覺當地文化開放,即使父子也如朋友般相處,「教友會叫我的英文名Peter,彼此視為朋友,這亦令好些非信徒居民容易接納我;當他們遇上家庭或生活問題時,我會以朋友身份聽他們訴苦。」

蔡明通神父愛以「一剎那」來形容自己的人生,他認為過去所做的事猶如曇花一現,故把過去的鐸職生活輯錄成書,把這「一剎那」保存下去,作為福傳。

他在牛池灣聖若瑟安老院期間,每天為教友主持彌撒,為有需要的長者臨終傅油、主持出殯彌撒等; 即使現已完全退下火線,他仍堅守鐸職:每天寫道理,黃昏到聖堂祈禱等。

蔡明通神父很喜歡「耶穌是生命」這句話,「因我的生命是從耶穌而來,我任何時刻也會感謝耶穌給我的恩賜。」(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