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毅•慈悲」記泰澤東亞青年聚會

期數
3786
刊登日期
2016.09.09
主曆
主曆 2016 年 09 月 11 日

 


 

澤東亞青年聚會本年八月在香港舉行,以下是活動籌備小組成員之一郭子錕撰文, 簡述這次大型聚會的緣起和經過——編者

猶記得一年前(二○一五年七月),泰澤團體修士申漢烈(Han-Yol)召集了近五十名來自台灣、南韓、日本、中國內地、澳門及香港六個東亞地區的青年假西貢鹽田梓舉行一次以「在東亞處境下成為地鹽世光」為題的小型避靜。因著這次美好的經驗,泰澤團體決意在香港舉行一次較大規模的東亞青年聚會,為「信心在人間的朝聖旅程」推進一個新的階段。

「泰澤東亞青年聚會籌備小組」(下稱「籌備小組」)在去年十二月組成,六名核心成員為去年「鹽田梓聚會」的參加者,分別來自天主教、聖公會及台灣長老會。為配合慈悲禧年,聚會以泰澤團體院長艾樂思修士(Alois)親撰的二○一六年度泰澤書信主題——「勇毅慈悲」(The Courage of Mercy)作為今次聚會的主題。

參考二○一三年十月在韓國大田市舉行的「泰澤東亞青年聚會」的規模,今次聚會也以接待來自東亞地區的三百名青年人為目標。選擇接待東亞青年,除了是彼此文化上擁有許多共同之處外,更重要的是現時東亞各國之間的政治和外交形勢並非處於最好的時刻,歷史帶來的包袱仍然很沉重。故此,本聚會希望藉共同的基督信仰基礎上,探求更深層次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共同為東北地區的和平與修好努力。

過去十多年間,數以百計的香港青年已前往泰澤團體生活,或組織朝聖團參與泰澤團體於世界各地舉行的「信心在人間朝聖旅程」青年聚會,然而以香港名義款待數百名來自其他國家青年參與「泰澤聚會」卻是第一次。特別感謝香港明愛的慷慨協助,「籌備小組」很快便確定了聚會舉行的地點— —長洲明愛賽馬會明暉營。由於資源有限,「籌備小組」只靠設立免費的社交網站專頁進行宣傳及在本年初開放網上報名。

跨地區、跨宗派的「共融祈禱聚會」近年在日本、南韓及台灣已開始萌芽,在中國大陸的教會團體卻是新鮮事物,申漢烈修士單人匹馬努力遊走中國大陸廿多個省份兩個多月,盡力邀請大陸的青年團體參與聚會,同時「遙控」領導香港的籌備小組的接待工作。今次聚會雖然仍是由申修士主持,但在聚會前半年已先後有三位泰澤團體修士到訪香港,為香港的教會團體及這次聚會打氣加油。

以香港為「泰澤東亞青年聚會」主辦地點,除了是方便了各地區(特別是中國大陸;事實上約有百名中國大陸的青年參與了今次聚會,約佔四成) 的青年出訪,另一方面也憑藉籌備小組各成員及義工(大部份都是祈禱小團體「香港泰澤同鄉」的成員)多年來推動泰澤共融祈禱的經驗所建立的默契及情誼,在籌備工作上可以更順暢。完整地以「泰澤聚會」一貫的運作模式在香港舉行青年聚會雖然是首次,但「同鄉」都曾在泰澤團體生活過不短的日子(每年總有兩三位受邀作生活體驗),在不同部門或工作單位都有經驗;「同鄉」在各領域(設計、美術、音響、攝影、接待、場地管理、音樂等等)上都恰如其分地互相補足、合作無間,這實在是上主的祝福和恩寵。為筆者特別感動的是,「同鄉」的默契不是靠開會,而是十年來不間斷地每月最少見兩三次的祈禱相聚,今次聚會可算是小果實吧!

五日四夜的「東亞青年聚會」遵從世界各地舉行泰澤聚會的活動節奏:每日三次的共融祈禱為骨幹、早上有修士主持的聖經介紹及小組分享,下午則學唱不同東亞語言的泰澤歌詠、不同主題(聖像畫靈修、大自然靈修、日本藝術、氣候變化與信徒責任、宗教對話等)的工作坊或文化表演。很榮幸地,會期第二日及第三日的工作坊均邀得香港教區夏志誠輔理主教與不同新教牧者以「宗教在香港」為題進行基督徒合一對話,並與參加者互動分享不同宗派如何為基督徒合一及社會作出努力。

在會期第四日(星期六)下午的分區聚會,所有香港參加者終於聚首一堂。在缺乏宣傳資源下, 仍有近七十位香港的參加者,實屬難能可貴,而且當中逾半更是新教的朋友,分屬十多個不同的基督教宗派和傳統。這為香港教會而言,能真正聚集跨宗派、跨堂會的青年共同生活五日,活出「共融的比喻」的標記,也是一項突破和創舉。

雖然會期最後一日(主日),天主教主日感恩祭及新教聯合聖餐崇拜在同一時間分別於長洲花地瑪聖母堂及營地祈禱廳同時舉行,未能真正同享一餅一杯,然而「合一不是劃一」,筆者深信合一的種子已經在參加者心中發芽,為將來邁向可見的合一前進了一步。慈悲寬仁、與人共融的上主總不教人失望和灰心喪志,藉著共融祈禱、歌詠、靜默、反省及與他人的分享中,生命的意義再次在青年之間煥起和更新,在各自的社會處境常保持喜樂、簡樸開放和慈悲的心,日復一日地為基督徒合一及人類的修和作證。

  • 作者為「泰澤東亞青年聚會2016」籌備小組 核心成員、教區基督徒合一委員會委員

 


 

天主教與基督新教牧者對談合一精神

 (本報訊)泰澤東亞青年聚會剛於八月十至十四日在長洲明愛賽馬會明暉營舉行,天主教與基督教的牧者在聚會中強調合一有賴共同努力,須透過認識彼此教會教義及參與合一活動去達成。

八月十二日以「宗教在香港」為題的工作坊上,天主教夏志誠輔理主教與基督教文藝出版社社長翁傳鏗牧師擔任講者。

夏志誠輔理主教指現時各宗派仍未達致圓滿的共融合一,包括未能共領聖體,惟基督徒展現合一時「不應只著眼合一的最高點」, 應關注不同層次的工作。他舉例說,天主教和基督教徒推動合一祈禱和聚會,而各宗派的神學家不時對談,均反映本地教會團體積極推動合一。

他期望教會團體於社會發生重大事件時能給予青年希望,「讓青年懷著希望尋求天主的指引,不致讓他們因失去希望而走向極端」。

論及合一的困難和障礙時,翁牧師指出基督徒合一意識不足,更有不少基督徒對其他宗派存有誤解,「要達致合一,應從具體的事工開始,例如與各宗派合作關懷社區需要,彼此參與崇拜或彌撒等均有助教徒去認識不同的宗派」。

翁傳鏗牧師指出文字傳播工作有助推動合一,基督教文藝出版社本身便出版基督新教及天主教有關信仰、靈修、禮儀、神學等宗教類書籍,以促進培育與交談。(高)

  


 

共融祈禱與主與人修和

 (本報訊)有參與泰澤東亞青年聚會的參加者認為,泰澤共融祈禱能促進人與人、人與上主的修和。

來自台灣的天主教徒潘彥捷曾到法國泰澤三個月,他在聚會上對本報說,泰澤裡的基督徒雖然來自不同國家和宗派,操不同語言, 但他們一起祈禱時,「因著相同的基督信仰, 能彼此放下政治歧見,彰顯共融」。他留意到兩岸問題、恐襲陰霾蔓延全球,歐洲移民危機也令人感到無助,因此他會為世界上的苦難獻上禱告,祈願世人終能得以修和。

中國內地的趙姓參加者表示,國內宗教自由仍受限制,他對不少信徒難以取得簽證參與宗教活動而感到無奈,「聖經教我當面對困難時,正是堅強之時,藉泰澤祈禱能堅定信仰」。他指泰澤祈禱的默觀靈修有助他安頓心靈,亦會藉此祈求內地終有一天獲享完全的宗教自由。

來自韓國的吳世恩表示在這次聚會中結識了許多東亞地區的信徒青年,促使她會不時留意鄰國地區的社會處境,「泰澤的共融精神令青年關心他人,一起追求和平與修和」。

香港基督徒林美恩在聚會中協助日語翻譯,談到社會上撕裂的情況,她認為眾人當憐憫、寬恕以及聆聽他人,才能逐步尋求真相與和解。(高) 

 


 

泰澤祈禱深化信仰

 

香港青年陳家儀: 
因泰澤而重投堂區生活

(本報訊)香港公教青年、大會義工陳家儀對本報說,她因著法國泰澤的靈修體驗而重新投入堂區的禮儀生活。

陳家儀二○一○年到泰澤體驗,作了為期一週的退省。她說:「過往曾懷疑信仰, 而那次退省從聖言中發現,我們不用刻意尋找天主,因為聖神早已貫注在人身上,一直陪伴我們。」

她說:「過往不明白為何要參與主日彌撒。在泰澤,透過祈禱和默想經驗到天主無限的愛,也更了解教會及信仰的知識,有了知識和經驗,我深知教會及彌撒的重要——那是在主內休息,在祂內感受祂的愛,以及與堂區教徒一起向祂祈禱。」

「我透過泰澤祈禱,學懂開放自己,與天主對話,讓聖神灌注在心中。」她指這靈修方式幫助她紓緩工作壓力,「充電」後繼續背負自己十架努力做好當做的事。

台灣青年花若寒: 
泰澤青年歸屬感強

另一曾往泰澤的參加者、台灣公教青年花若寒說,泰澤青年在台灣的公教專上學府會定期聚會,參加者多為在職青年,來自天主教及基督教等不同宗派:「在泰澤生活過的青年對團體很有歸屬感,因為大家在泰澤都願意開放自己,從中感受到天主內的友愛。」

她喜歡泰澤祈禱,當中音樂鏗鏘悅耳, 現在她培養了靈修習慣,每月參加當地的泰澤祈禱會。(鄧)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