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小品】不必操心去學習?!

期數
3683
刊登日期
2014.09.19
作者
伍維烈
主曆
主曆 2014 年 09 月 21 日

熾愛父親聖方濟在給小兄弟的會規中,有這麼的一句:「我亦在主耶穌基督內忠告和勸勉兄弟們,要防範一切的傲慢、虛榮、嫉妒、貪婪、此世的操心和掛慮、誹謗和抱怨。不懂得文字的,不必操心去學習;但應留心他們該當在一切之上渴望,擁有主的神和他聖善的行動。」(〈具教宗諭令會規〉第10章)。學期剛開始不久,這麼的一句,似乎很不太符合一般教育工作者的理念;還記得曾經有一段時間,教育改革的口號是「學會學習」,難道方濟高唱反調,叫人不必操心去學習?!

這一段論及「不必操心去學習」的上下文很是重要。首先要看上一句,是方濟很隆重地在主內又忠告又勸勉弟兄們,叫我們要防範一些東西;然後,方濟關於學習的忠告,是「不懂得文字者」,才不操心學習;接下的一句是要渴望擁有主的神及其聖善行動,所以想趁機利用方濟的說話而不用功讀書的同學們,就不能斷章取義,就說方濟是反學習的。

首先注意,方濟沒有說「不學習」,而是「不操心」去學習——而且,這裡所表達的是有關學習文字,大概等於現代所謂的學術。「不學習」與「不操心去學習」這兩者大有分別:因為前者是「沒有學習的心態」,而後者強調的卻是放棄一種盲目崇拜學術的態度:過去多少學生因為操心學習,就跌進升學主義的陷阱;古時候就有一種民間的想法,認為甚麼書中自有黃金屋,利用物質去引誘人去讀書。不顧一切而操心學習文字,容易忽略了學習的主體,那就是人本身。有些人,就不是讀書材料。除了學習文字,專攻學術,人仍有許多學習的內容:例如非文字相關的技能、不論是藝術、體育、技術等。方濟也許是在說,懂得文字者,即那些會讀書的人,就應好好學習,發揮天主給的恩寵。

從上下文來看,方濟似乎暗示,學習—特別是學習文字—容易引起「傲慢、虛榮、嫉妒、貪婪、此世的操心和掛慮、誹謗和抱怨」。作為教師,我見過多少學生,正是方濟心中想的:有的則為了分數而斤斤計較,有的卻因成績斐然而變得目中無人,有的為了博取高分數,不擇手段,用不正大光明的方法,使同學成績差。如果真的這樣,我們便失去了學術,甚至乎學習的最終意義,就是使人成長,使人實現人性,更成為一個人。

方濟在說不操心學習後,就說應該渴望「擁有主的神和他聖善的行動」。這裡的意思是與其尋找俗世的知識,不如醉心於由天主聖神所給予的真正的智慧。聖神七恩的第一個恩賜不就是上智嗎?聖詠說:敬畏上主是智慧的開始(一一一:10)。聖神推動人與天主有正確的關係,從而對他人、對世界、對自己有正確的關係,這才是智慧。所以,不操心學習文字,卻應操心尋找天上的智慧。

 

本欄作者:伍維烈、何家怡、梁偉才、梁達材、
麥琬淑、溫國光和黃漱芳輪流執筆。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