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聞問切】中秋過後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的中秋節剛剛過去,不少中國人都喜歡這個節日,大家會趁着放假與家人團聚,一起吃一些應節食品,歡度佳節,其中,最能代表中秋節的食品一定是月餅。前陣子,在家進行大掃除,竟然發現一盒未經開封的月餅,看看印在月餅盒底部的最佳食用日期,原來是二〇〇七年,令我嚇了一驚。打開盒蓋,看到那些月餅的外觀良好,沒有任何發霉變壞的異樣,為了健康着想,當然沒有進食過了期數年的月餅,於是隨即把它扔掉。問問周圍的親友,原來不少也有類似的經驗,每年中秋節都會購買月餅,或接收親戚朋友送贈的月餅,最後不能吃完,便把剩下的放入家中的冷藏櫃,直至有天打掃冷藏櫃,才發現一些已經過期的月餅。這種事情並不罕見,可見節日造成食品的浪費,這問題每年都會重複發生,大家應該想想怎樣避免這種浪費。
另外,傳統廣式月餅的外皮,以水油麵團製成,其內餡主要是蓮蓉,也會有一至兩個蛋黃,經烘烤後食用。假如曾經參加製造傳統月餅的工作坊,便知道製作月餅外皮需要加入不少油,再加上蛋黃,便知道這是高膽固醇、高脂肪和高糖份的食品。有人認為以冰皮月餅取代傳統的廣式月餅便會比較健康,其實這是錯誤的想法,因為冰皮月餅的外皮主要以砂糖、糯米粉和粘米粉造成,所以也含高糖份,不宜過量進食。以進食一個雙黃蓮蓉月為例,便攝取了約八百至一千卡路里,容易出現食滯頂胃的感覺,導致消化不良。因此,有循環系統、消化系統或代謝性疾病,如糖尿病或高血脂的人,不應進食過量月餅,以免影響健康。假如在中秋節時吃了太多月餅,便應開始多做運動,多吃蔬果,重新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
今天,很多月餅的包裝非常精美,有些甚至十分豪華,但中秋節過後,這些昂貴的包裝頓時成為廢物,每年都會造成大量的節日廢物,喚起環保團體和大眾市民的關注。香港的人口很多,假如每個家庭都買一盒月餅,已經產生二百多萬個月餅罐,假如不妥善棄置,便會產生大量垃圾,建議大家在中秋節過後,積極參與環保團體或其他機構舉辦的月餅罐回收活動,循環再造包裝物料,紓解堆填區的沉重負荷,一同珍惜資源,減少廢料,支持環保。
作者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