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天主充滿你的心
有一次,參加禮儀委員會的講座,羅神父問:「讀經一之後是甚麼?」大家齊聲答:「答唱詠!」相信對彌撒禮節熟悉的教友,都一定會有相同答案。原來大家都錯了,讀經之後是「默想片刻」。
有沒有計算過參與一次彌撒會說多少句話?我無聊地粗略算過,若以句號或分號作分句,《信經》算十句;整個彌撒說了共約八十句話,還未計算歌詠。大家可有記得耶穌在十字架上那三小時說了幾句話?聖母在整部福音中說了幾句?大聖若瑟呢?
其實彌撒中有好幾次靜默時間,讓大家默想、祈禱,只是大家都忘記了,忘記了聖母教我們的「默存心中」、「反覆思量」,也忘記了中國先賢說過的「靜而後能安……能慮……能得」。大家好像不能忍受靜默而以言語充塞「空間」。
我曾參加過一個夜間動物觀賞團,有一位團友由起步至結束都不停高聲講話,完全聽不到別人的提醒。當時我覺得非常討厭,後來明白這是他怕黑的表現,他心裡害怕,以至不能自控地用說話來「壯膽」。香港人不能自控地講話,會不會是心靈空虛的表現呢?
香港物質豐盛,說得上是過盛,但其他方面卻欠缺:自由民主空間愈來愈窄,應有的權益被人用各種歪理取締,逸靜的生活被外來的人打亂,日常生活用品店被名店取代,住屋價格不合理的高漲,不知民間疾苦的官員冷酷的建議……這一切一切都令香港小市民憤憤不平但又無從發聲。心靈的空虛便用物質、暴吃、講話來填補。
靜下來吧,弟兄姊妹,嘗試把彌撒的時間全交給天主,與天主好好交心;將你的心打開,讓天主充滿你的心。我深信心靈不再空虛,話自然會減少。
看看匝加利亞先知怎麼說:「凡有血肉的,在上主面前應肅靜!因為他已由他的聖所起身。」(二17)再看看聖詠:「凡敬畏天主的人,請你們前來靜聽,我要敘述他為我靈魂的所作所行。」(六十六16)德訓篇告訴我們:「你要靜靜地聽,因為你謙恭,別人對你必有好感。」(三十二9)索福尼亞先知亦說:「在我主上主面前要肅靜,因為上主的日子臨近了!上主備辦了祭宴,祝福了祂邀請的人。」(一7)
大家也試試去找有關靜默的金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