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基神學院網絡研討會

期數
3788
刊登日期
2016.09.23
主曆
主曆 2016 年 09 月 25 日

(本報訊)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九月十三至十四日舉辦牧養研討會,主題為「新網中人——網絡與牧養」,有講者指牧者需要學習使用青少年慣用的新媒體,才能在教會內促進兩代溝通。

研討會假五旬節聖潔會永光堂舉行,約一百位基督教教牧人員及神學生共同探討互聯網時代下的牧養與青年等課題。九月十三日,崇基學院神學院邢福增致歡迎辭說,他期望藉此活動幫助參加者反思牧養需要;本屆研討會部份環節更透過臉書在網上直播。

九月十三日的主題演講為「#we have iPhone #do we need EGod」,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馮應謙教授分析基督宗教如何面對當代青少年文化,他鼓勵牧者及領袖學習使用新媒體,並須了解時下青少年的價值觀,才能有效給予牧養。

天主教徒馮應謙鼓勵牧者欣賞青少年的特質,他指青年對新事物開放,這種態度有時或會衝擊成年人的價值觀,惟成年人不應單靠表面去判斷青少年,應認清他們的內在優點。

馮應謙:青年重視自身價值觀

有指青年取態激進,馮應謙指這只反映青年對事情投入之外,更願意去維護與自己價值觀相同的事;青年投入社會的過程中亦非只想幫忙,「而是要一起參與」,惟社會這種「激進」的標籤限制了他們的參與度,成年人須調整觀念。

對於牧養青少年,馮應謙指傳道的信息須更貼近他們的生活,「並善用青年的溝通渠道去接觸他們」。「我們能否珍視他們也珍重的事,如民主與環保。」他又說,青少年慣用的新媒體跟成年人有別,他們會用方便且不留紀錄的Snapchat等,牧者亦貼近他們的溝道方式。

他總結時鼓勵牧者開闢更多網上渠道去牧養青年,同時亦要親身關懷;網上接觸應即時、互動與平等參與;牧者本身亦應自我反省、多接納青年及新方式。

回應環節上,基督教服務處從事青年工作的總主任謝可兒鼓勵牧者正面對待新媒體,借助它促進人際交往、分享真正貼近生活的信息、在教會內實踐跨代共融;同時減少批評與偏見;享受與「新世代」溝通。

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胡志偉牧師回應時指教會團體當適應潮流,他引述調查指基督教內只有一成八本地華語堂會開設臉書帳戶或專頁,而英語堂會則有六成五。

答問環節上,有牧者表示在牧養青年方面感吃力,馮應謙指教會團體須組織團隊去服務青年,同時要培訓牧者及培育者去運用新媒體。

上述研討會其他講題包括「網絡科技與牧養」、「用家經驗縱橫談」、「網絡世界的實踐經驗與觀察」、「網絡牧養經驗分享」、「從牧養神學看教會新形勢」。崇基學院神學院教牧事工部副主任林榮樹牧師九月十三日對本報說,新媒體帶來「二十四小時的關懷」,他指牧者間也善用手機程式去關懷信徒和代禱;這次研討會亦邀請媒體專家幫助牧者去深化相關技巧。(鄧)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