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普頓獎得主哈力克蒙席

期數
3788
刊登日期
2016.09.23
主曆
主曆 2016 年 09 月 25 日

(本報特稿)二○一四年「鄧普頓獎」得主、捷克神學家哈力克蒙席(Tomaś Halík)八月來港主持其著作《擁抱懷疑的信仰》中譯本(基督教文藝出版社)分享會,席間亦談到捷克的轉變歷程與教會扮演的角色。

「鄧普頓獎」(Templeton Prize)被譽為宗教界的諾貝爾獎。《擁抱懷疑的信仰》亦曾被選為歐洲天主教神學學會年度最佳書籍。是次分享會假塔冷通心靈書舍舉行。

哈力克蒙席分享時說,他在捷克教會被共產政權壓迫的日子裡接受司鐸培育,而共產政權倒台前的挑戰,讓他學習到堅強信德與正視交談的重要。

他說:「我在一九四八年共產黨進入捷克時出生,教會當時受很大壓迫,很多神父及教友被囚或被判死刑,教會學校和醫院遭關閉,開彌撒要有特別批准,神父或樞機若太活躍會惹不滿, 隨時可以被迫成為抹窗工人。」

蒙席說,生於知識份子家庭的他受到一些被囚神父所感染,當年遂秘密接受神學培育,並暗中在東德晉鐸,「最初連同住的母親也不知道我是神父」。他晉鐸後不能履行牧職,只能從事戒酒輔導服務,惟這讓他體會到愛德工作不應只局限於教會,也須面向整個社會。

蒙席憶述自己有幸偕同聖若望保祿這位間接為東歐帶來改變的教宗,一起面對捷克轉變的經歷——他是若望保祿任期開始後首批祝聖神父; 而於一九八九年十一月八日,即柏林圍牆倒下的前一天,蒙席在梵蒂岡參與首位捷克聖人的祝聖禮,那時若望保祿曾在非公開場合跟他說,東歐的共產主義將會終結,蒙席聽罷仍未安心,若望保祿卻著他安心,也囑咐他要為不久後的自由作好準備,十天後捷克便發生不流血的「天鵝絨革命」推翻共產政權。

隨著捷克社會於共產政權倒台後開放,哈力克蒙席得以正式於大學任教,亦同時開始寫作, 其著作曾被翻譯成十八種語言。

「民主並非一蹴而就,除了在政經層面改變,也要關顧心靈層面。」他指共產黨的唯物思想破壞了捷克的社會價值,故此他期望透過學術工作,協助社會重建價值,並推動對話;而當年一次國際會議中更有香港人同場,與捷克人一起思考如何在民主社會促進交談。

被問到如何在艱難的大時代中堅持信念, 蒙席強調當視天主為蘊含一切歷史與創造的背景(context),而生命只是小片段,「基督徒要有勇氣進入不同的奧秘去認識事實」。他說,每當遇上困難時都會默想聖師大德蘭和聖十字若望的靈修著作,「雖然他們經歷心靈黑夜,以為祈禱不獲應允,但上主一直在回答」,他又以這次分享會為例,指當天本來因颱風而無法來港,惟祈禱後終能安然抵達:「但不是每一次都蒙應允, 因為上主不是販賣機,祂不是要實現人祈求的事,而是要人知道該如何承行主旨。」

教會當關心公共領域
為尋覓信仰者開闊視野

談到在社會推動對話,哈力克蒙席指教會不應只著眼於基督信徒,也要與尋覓信仰的人和無神論者在公共領域上交談,幫助他們開闊視野。

蒙席曾於捷克國會上發表聖誕演講,分享稅吏匝凱爬上樹看耶穌的故事,他指這故事可詮釋為匝凱希望保持距離去看耶穌,這正如人們既要與信仰保持距離,但又想認識信仰。他指耶穌叫得出匝凱的名字,這提醒教會人士不應只著重使人皈依,亦該歡迎所有外教人,關心人靈,叫出他們的名字;同時要以開放的態度跟沒有信仰的人溝通,「這過程也可以豐富教會本身」。他強調信仰就如身處旅途中,要不斷尋找。

對於被質疑凡事只有對話,或會忽略答案, 蒙席指有些問題只能留給天主,但沒有信仰的人生只有獨白,因他們的焦點只放在自己身上;而為有信仰的人而言,天主會透過萬事萬物與他們對話,「讓人去聆聽,了解後去演繹,再回應天主,由此生命是對話,不是個人獨白」。

與亞洲文化對話

另一方面,哈力克蒙席指教宗方濟各開展了新時代,令教會更開放、朝向團結合一,令福音能面向更多人,重要的是能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詮釋信仰,而亞洲和非洲等經驗可幫助教會人士更了解基督宗教。

有指發達國家的教會聖召減少,個人主義和消費主義令年輕人更實際,只顧自己,蒙席指每個人都應反省自己有否助長這些社會現象。

他又表示,教會應團結知識份子,也要關心青年,「不要對年輕人做表面功夫,應真誠對待他們」; 也要讓來教會尋找信仰的人聆聽到聖神和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鄧) 

 


 

哈力克談政教關係
兼論香港對話使命

(本報訊)哈力克蒙席八月三日向本報分享捷克教會於共產政權倒台後恢復的經驗,他強調教會在社會處於猜疑之際更需要對話;而香港教會在社會轉變的進程中亦需要關心非信徒。

談到捷克於共產政權倒台後的社會情況, 哈力克蒙席期望當年教會能以開放態度面對新社會,但教會在適應新時代上遇上困難,短期內仍未能好好團結,他又坦言這份落差曾令他失望; 此外,該國社會長期處於爭鬥狀態,民間於共產政權倒台後尋找「新的敵人」,部份人亦一度敵視基督宗教。

蒙席指當時的基督徒備受文化衝擊,未能接受較進取的思想;而當大眾對教會充滿期望之際,不少神父卻未準備面對新社會去服務公共領域,如建立天主教學校、公教出版機構,或電台等媒體,不免令社會失望;故當社會焦點集中於歸還教產議題時,公眾會誤以為教會目的是致富。他指這經驗令他反思到,教會於轉變期間更應著力去服務公眾,以及釐清誤解和促進對話。

當談到近年香港的社會價值備受挑戰,蒙席鼓勵香港教會進一步陪伴大眾。「教會主力關心自己和堂區的同時,亦需要關心整個社會。」

他說,教會須關心未預備好接受信仰的人, 而香港教徒亦可更積極跟未信教的人對話;如本篤十六世設立的「外邦人庭院」計劃,就是與大眾對話的好例子。(藻)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