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基督徒道教徒國際會議

期數
3795
刊登日期
2016.11.11
主曆
主曆 2016 年 11 月 13 日

宗座宗教交談委員會、台灣地區主教團宗教交談委員會、台北道教保安宮、亞洲主教團協會和普世教會協會的代表十月十五至十六日出席台灣舉辦的國際學術研討會。宗座宗教交談委員會委員、香港主教湯漢樞機於十五日的開幕禮上致辭,現刊湯漢樞機演辭全文——編者

尊敬的廖武治董事長、阿尤索主教、洪山川總主教、神長, 各位女士、先生:

深謝邀請。我感到非常高興及榮幸,蒙邀參與這次尋找人生真理的研討會。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以儒道釋三家思想為主流,而道家則以老子及莊子的思想為脈絡,傾重謙虛之德,以期達致逍遙自在、與道通一之境界。我個人對莊子思想情有獨鍾,因為《莊子》一書,與基督宗教的《聖經》相似,載有很多寓言故事, 不但是文學精華,也富溢人生哲理。我不妨舉列一個小故事,以資說明。

這個故事採自《莊子》達生篇,談及一位木匠成功之道:有一位名叫梓慶的木匠,削木成為吊鐘的木架, 看見的人都嘆為神技。魯君看了, 問他說: 「你憑什麼技術做成木架的呢﹖」他答說:「我不過是一個普通的木匠, 談不上什麼巧妙技術。不過有一件事可以分享,就是要做木架時,一定作一種不虛耗力氣的準備工夫:先齋戒使心裡寧靜。齋戒滿三日,對恩賞爵祿就不會放在心裡。齋戒滿五日, 就沒有世人評判或技術巧拙的念頭。

經過七日的話, 就可以進入無我忘卻形體的境界。能夠這樣,連君王的權勢也都不放在心上了,因而可以專心一意,消除干擾, 然後進入山林,尋找具有自然形態、毫無瑕疵的樹木, 接著在心中描繪一幅木架的形象,再開始工作;不然的話就不做。這就是說,把自己的天性和樹木的天性相脗合,造出來的器物,就像鬼斧神工一樣了。」由此可見,道家哲學確實教導我們修養謙虛,俾能解除物慾束縛,達致與道通一之境界。

謙遜也是天主教文化推動的基要之德。翻開法國聖經名學者雷翁杜富(Xavier Leon-Dufour)所著《聖經神學辭典》第327條,他對謙遜一詞有詳細解釋,指出謙遜能幫助人承認自己所有的一切均來自天主,因而要人依靠天主的恩寵助佑,願意天主在萬事萬物和所有人身上受到顯揚。

所以聖經《舊約》載有很多談及以色列民讚美天主的章節;連達味聖王也把自己視為天主的一個小孩子, 在約櫃前跳舞。《新約》進而談及主耶穌基督本是天主子,與天父同等,卻為了愛我們人類,甘願謙卑降世, 取了奴僕形體;且在最後晚餐中,為門徒洗腳,以身作則,教導我們謙虛;最後更為救贖我們而死在十字架上。(參閱斐理伯書第二章6 節)因此天主教文化著重依循聖經啟示,倚靠天主恩寵助佑,修煉謙遜之德,以達成愛主愛人使命。

歷史上,無數天主教徒曾循此進路修煉成為聖賢, 比如:最近冊封聖人的德蘭修女曾收留一名垂死人士在會院中,以便照顧他。當人們稱讚她此舉時,她卻謙遜地說:「其實,是這位垂死者施恩於我,因為他在死前以感恩眼光望著我時,他正提醒我要常常感謝天主及一切恩人。」聖德蘭修女的言行充分反映出天主教文化。當今教宗方濟各於九月二十日與不同宗教信仰者,在意大利亞西西聚首,既為和平祈禱,也促進宗教交談,更是鮮明的例子。

無論是道家信仰,引導人由宇宙萬物悟出自我修煉謙虛之道,以達致逍遙自在之化境,或是天主教信仰, 召喚人依循聖經啟示,倚靠天主恩寵助佑,效法主耶穌基督修煉謙遜之德,以達成愛主愛人使命,這兩種信仰雖大有區別,但也有不少共通點,值得通過對話,深入探討。

最後, 我衷心希望透過今次研討會,道教人士與天主教人士均能擴闊視野, 加強日後的友好合作和信仰交流,俾有助維護及倡導彼此所擁有的精神與道德價值,從而促進人類社會的正義、和平與自由,體現我天主教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文獻《教會對非基督宗教態度宣言》(一九六五年十月二十八日公佈)的期望。預祝研討會成功!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