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快樂?
我們不快樂,是因為自己拒絕快樂。
早前因為看見網上許多滋生仇恨的言論,持不同觀點的群體發表輿論互相攻擊,加上發現親人朋友跟自己對不同事件的看法相距甚遠,感覺困擾,時而懊惱,時而憤怒,情緒反覆,於是決定讓情緒休息一下,守為期一星期的互聯網齋。我發現,沒有上互聯網,沒有被社交網上發生的事端煩擾,日子過得特別平安喜樂。
當我正在考慮為保持心情平安喜樂而減少接觸網上世界時,我的神師沙哲神父問我,「為甚麼你讓別人操控你情緒,決定你的快樂?」
謝謝沙哲神父的提醒,我突然之間領悟,困擾我的,不在網,不在人,而在我。是我讓網上世界操控我的情緒,是我讓親人朋友甚至互不相識的陌生人決定我是否快樂。
我清楚知道,若然我不處理好這狀況,每當我看見身邊的不公義不斷發生,世界脫離不了的苦難,每當別人的看法跟自己大不同,自己的觀點和選擇得不到理解和支持,我便會掉進困擾情緒,沒完沒了。
記得已故印度籍耶穌會神父戴邁樂(Anthony De Mello)曾經說過:「快樂是我們的自然狀態。快樂是小孩子的自然狀態,天國是屬於小孩子的,直到他們被社會文化中的愚昧所污染。要快樂,其實不必做任何事,因為快樂是不可能被獲取的,因為我們一直擁有著快樂,試問你怎能再次獲取你已經擁有的東西呢?那麼為甚麼你感受不到快樂?因為你先要放下一些東西,放下你的幻象、心癮、慾念、野心。人生本是快樂的,只是這些東西帶來痛苦。」「我們總喜歡把自己本來已經擁有的快樂,取決於其他事,包括內裡的或外在的。例如,我們會說,我拒絕快樂,直到我不再有神經衰弱⋯⋯」
專注堂下 活得快樂
原來我們常感覺困擾,未能常喜樂的原因, 不是因為世界發生了甚麼事,或是甚麼人說了甚麼話,而是我們自己,拒絕快樂。
我們會對自己說:我拒絕快樂,直到經痛遠離我;我拒絕快樂,直到我愛的人愛我;我拒絕快樂,直到全世界包括我不認識的,都認同我的想法,支持我的觀點;我拒絕快樂,直到香港有真民主;我拒絕快樂,直到中國有真民主;我拒絕快樂,直到六四得到平反;我拒絕快樂,直到公義得到彰顯;我拒絕快樂,直到不再有飢餓; 我拒絕快樂,直到不再有恐怖份子和ISIS;我拒絕快樂,直到世界終於和平;我拒絕快樂,直到我們一直渴望得到但得不到的,都得到了!
怪不得世上那麼多不快樂的靈魂,都是被自己的得不到,操控著自己的快樂。
看著家舍裡的殘障智障女孩,我明白神父說的,快樂是小孩子的自然狀態。我的女孩們統統不在乎自己的殘疾,根本不在意自己的沒有: 腿不能動的,快樂地動手;嘴不能說話的,快樂地跳舞;手不能靈活寫字的,快樂地亂塗鴉;四肢不能動的,快樂地用眼睛看小小世界。她們快樂,因為她們只懂得專注於自己的擁有。當我們以為她們可憐,擁有少,懂得少,她們卻正正是因為懂得少,而不懂抱怨擁有少,於是一直停留在最快樂的自然狀態中。
我們雖然沒可能一直停留在小孩子狀態,但我們可以向小孩子學習:不理會自己沒有的,專注當下擁有的;放下取悅別人的慾念,對認同的渴求,改變別人的野心;回到最根本,回歸快樂的自然狀態。我祈求,無論我們是向著自己的人生目標前進,或是為改變世界而奮鬥,還是為主的旨意奉行在人間而努力,我們所專注的,不是我們的得不到,而是我們一直擁有,當下的擁有——主內的平安與喜樂!
最後,我問自己,我真的能夠以平安喜樂的心,面對一切仇恨和不公義嗎?
然後,我看到貼在書桌上德蘭修女的照片, 想著仁愛傳教修女會的修女,服務於最危險最不人道最不公義的國度,天天面對逼迫,甚至死亡威脅,仍然天天面帶笑容,喜樂地為主服務。
我知道,在主內,凡事都能。
祝 快樂工作,快樂事奉,快樂生活,快樂人生。
•作者為天主教教友傳信會成員,現於印度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