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火燃荆】信德的衣裳

期數
3686
刊登日期
2014.10.10
主曆
主曆 2014 年 10 月 12 日

常年期第廿八主日(甲年讀經)

讀經一: 依廿五 6﹣10
答唱:詠 23
讀經二: 斐四 12-14,19-20
福音:瑪廿二 1﹣14

近年,當出席一些婚禮的時候,我總聽到一對新人分享他們如何花時間準備婚禮,為使對方感動、一生難忘!我相信這是一種彼此相愛的舉動。但是,若只著重外在行動而忽視了內在對婚姻的準備;那麼,當熱情過後,雙方便要面對更大的挑戰!這個主日的福音,主耶穌便利用婚宴的比喻,來提醒我們應對上主的呼喚作出適當的回應。

按照猶太人的習慣,邀宴將分為兩個階段:首先,預早通知嘉賓被邀請出席婚宴;然後,當婚宴準備好時,再召集賓客。如此,我們便明白在比喻中,那位國王為甚麼派遣使者通知被請的人來赴婚宴(瑪廿二2),及後又再派遣使者通知婚宴已準備妥當:「你們對被請的人說:看,我已經預備好了我的盛宴……你們來赴宴罷!」(瑪廿二4)。這裡隱喻了天主在過去曾派遣先知為默西亞作準備,而後來則派遣宗徒昭示天主子民默西亞的慶祝已準備妥當。但是,較為震驚的是:那些接受了邀請的,當使者第二次通知他們時,他們竟然有如此的反應:「他們卻不理:有的到自己的田裡去了,有的作自己的生意去了;其餘的竟拿住他的僕人,凌辱後殺死了」(瑪廿二5—6)。

當我們反省信仰生活時,我們不難發現,很多時候亦會有很多藉口推辭:工作已很疲倦,故很難抽時間祈禱;一週已六天工作,週日希望可以睡多點時間,彌撒時間太早了;難得有長假期,我要陪伴家庭,未能參加禮儀,我自己祈禱好了,天主會明白的……。很多教友將祈禱視為例行公事,只為盡責任,而非為與主耶穌建立親密的關係。當有其他俗務吸引他們時,信仰便會被放在一個很低的層次!因此,從這個比喻中,主耶穌警戒我們對信仰不應持有「不冷不熱、模棱兩可」的態度:若我們不選擇回應天主的邀請,我們便會將生活視為一切如常,按自己原先的態度生活,那麼天主的恩寵便會白白地溜走了:「婚宴已經齊備了,但被請的人都不配」(瑪廿二8)。

然而,當我們接受邀請時,我們亦應作出相應的準備。比喻中,引述了國王在巡視坐席的的客人時,發現了一位沒有穿婚宴禮服的人(瑪廿二12),最後國王「把他丟在外面的黑暗中:在那裏要有哀號和切齒」(瑪廿二13)。這「婚宴禮服」可從末世的角度來了解:「天主又賞賜她穿上了華麗而潔白的細麻衣;這細麻衣就是聖徒們的義行」(默十九8)。這「信德的衣裳」伴隨著我們按福音而生活的善行,亦包含著我們的犧牲、克己、補贖。如此,我們並非將自己埋藏在自我的空間之中,反而是以主耶穌的仁慈和憐憫,懷抱世界!我們應視周遭那些受苦的兄弟姊妹為我們的近人,與他們共同分擔這份苦痛:以愛德支援及祈禱表達我們對受苦者的關懷及接納!

「被召的人多、被選的人少」(瑪廿二14),主耶穌渴望的是整全的皈依,而不是不完整的!因此,我們不可只做表面的事,而忽略了內在的悔改。我們要真誠地承認自己是一個罪人,需要依賴天主的仁慈。我們亦要承認悔改是一件一生的功課,並非三朝兩日可以完成的。當我們能經驗到天主的愛,並因主愛而被感動作出回應時,這份在愛內的皈依便成為了我們在生活中成聖的最大支柱,我們亦為自己準備了婚禮的禮服:「信德的衣裳」!因此,若我們能勤領聖事,特別是經仔細省察的妥當修和聖事、恆心地朝拜聖體、有規律的祈禱習慣、默想聖言,天主的恩寵必常與你們同在,你們必在信仰生活中放射出聖潔的芬芳。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