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鐘聲(下)
在「痛苦之母瑪利亞」的鐘身上刻上庇護十二世的「和平絲毫不會使人受任何損害,戰爭卻能使人失去一切」,以及教宗若望廿三世「在和平中人類擁有和諧與自由」(in pace hominum ordinate Concordia et tranquilla libertas)的親筆題詞。教宗庇護九世與教宗庇護十二世分別頒發:任何人在這鐘前為已亡者祈禱便可得到特別的大赦。因此羅韋雷托和平之鐘成了不同宗教、文化、種族、國家,為追求、默觀、建立、維持和平、彼此容納、接受及人權……等主題的人士參與國際性和平運動的聚會地點。
近日每天的國際新聞報導都是關於國家之間的戰爭、血腥的暴行、幼年男童手提被斬下的人頭拍照、毫無人性的殺戮、逃亡。可是我們耳聞、眼看這些報導時,是在有冷氣空調的房間,安然坐在電視機前;新聞報導的真實事件卻遠離千萬里外,毫無切身關係。有時在閒聊中可能會彼此高談闊論,或對破壞和平、輕蔑人性和生命尊嚴的惡行,聊表憐憫、痛心和惋惜的意見。
這次在避靜中聽到的和平鐘聲,猛然敲打我心門,教我撫心自問對維持和平、人性尊嚴、建立人與人之間手足之情的態度及該作的實際行動。避靜後,特別去了和平之鐘所在地,不是懷著旅遊的心態,而是朝聖者的情懷,為所有因戰爭死亡的人與和平祈禱。在這份心靈衝擊下,很想與其他人分享這和平鐘聲的故事。自己除了實行每晚九時半參與這國際性為和平祈禱的行動外,也很想邀請他人一起參與──每天晚上九時半停下所有正進行的活動,靜默與奉獻兩分鐘時間。這看來簡單容易的小事,具體實行並堅持卻不容易。我建議首先試著進行祈禱行動一個星期,慢慢地延長所承諾的時間,隨著天主聖神恩寵的帶領,持之以恆,以祈禱為世界和平貢獻自己的一份心意。
香港很多教友會到羅馬朝聖,若有兄弟姊妹想到這特別的鄉下小鎮一行,本人可提供前往該小鎮的旅遊資料。
• 本文寄自羅馬,作者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