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D」上這堂公民教育課

期數
3686
刊登日期
2014.10.10
作者
安中玉
主曆
主曆 2014 年 10 月 12 日

追求真普選的學生運動第四天下午,我在灣仔一茶餐廳,拿着餐牌,準備點餐時,一女侍應跟水吧哥哥說:「佔中的人攪攪陣,攪亂香港經濟,攪就返屋企攪⋯⋯」太太聽罷大怒,隨即嚷著要離開,免受噪音。就在此刻,坐在後方的一位大叔漫不經心地說:「嘩!真是奇景,那班集會的學生,自發地送飯、自發地拿著垃圾膠袋到處收垃圾、自發地擦去牆上的粗口塗鴉、自發地將膠樽和樽蓋分類、自發地將分站垃圾搬到主站,日以繼夜,夜以繼日。試問你家的子女會如此自發地做家務嗎?」話未說完,我再探頭看看那女侍應的表情,卻一直找不著她的芳蹤⋯⋯

教育是甚麼?教育就是讓學生把心掏出來自主學習,這班學生做到了,是一堂有血、有淚、有汗的公民教育課。教育無處不在,除了在公民抗命的場地,我們三方在茶餐廳內也進行著公民教育,接收各方立場、理據及故事,最終可能仍堅持自己立場,而最重要就是彼此豐富了。

有學生問我為何天天來到街頭,這麼辛苦,來做甚麼?我說原因有三。第一是作為成年人有責任守護學生。第二,當公民所受的痛苦愈大,民主來臨的時間會愈快,也就是說痛苦和時間成反比。所以不要以為因一時之氣而來坐一兩天就得到民主,我們是需要作出自我犧牲的,犧牲私益去換取公益,就像那茶餐廳的營業額短期會受影響一樣。第三,我相信愛,過程中或許你會恨警察放催淚彈,但當你見到警察跌低,你也應該扶他一把,因為不是所有警察於執勤時都懂得和願意作出聽命以外的、按確定良心的倫理抉擇。文章見報時,這一場學生運動可能已結束,無論結果如何,總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去讓我們齊心地去改變香港。希望在於人民,在於人民的和平、痛苦和犧牲,因為這是最大的力量。

作為教師,我在運動街頭見到我的學生,講得最多的一句說話就是「小心D」及「早點回家」。我的掙扎就是既想我的學生上一堂真正的公民課,但又擔心他們的安全。最後,我以後者為首要考慮,唯有叮囑他們「小心D」上這堂公民教育課。作為一位天主教老師,我引以為榮,因為我有幸能將天主教社會訓導帶給我的學生,讓他們覺醒甚麼是公義和仁愛,面對大是大非前,不計較、不計算、不計謀,有膽對暴力說不,同時要理論與實踐並重,這樣,我們就無愧面對天主了!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