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視覺教育活動

期數
3686
刊登日期
2014.10.10
主曆
主曆 2014 年 10 月 12 日

(本報訊)本地大專院校透過攝影和視覺藝術等方式,幫助學習障礙和視障人士發揮潛能。

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啟德」研究與發展中心早前舉行「憧憬世界」攝影教育計劃,為過度活躍及專注力不足(ADHD)學童及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度身訂造攝影活動,幫助他們提升專注力。

該計劃早前在浸會大學舉行「藝術是治療──特殊教育講座」,由藝術家、物理治療師、藝術治療師及社工等,討論如何以藝術支援弱智人士和有學習障礙的學生。

活動中,參加學生取出背包的東西,為物品拍照——拍攝書包物品是希望提升他們以視覺引導思考的能力,並應用於收拾書包上學等日常生活環節。

另外一活動則要學生扮演相機快門,全程閉上眼睛,直到同伴帶他們到特定地方,讓他們打開雙眼一秒鐘去「拍攝」。這種「人肉照相機」的練習,能讓學童在一瞬間提升專注力,令他們的觀察技巧變得敏銳。「地圖聯想」活動則要學童創作自己居住地區地名的故事,進行匯報、拍下照片,藉此以攝影協助語言記憶。

「憧憬世界」計劃總監黃淑琪說:「小朋友走到街上時,往往無法處理眼睛帶來的連綿信息和過量刺激;但他們拿著攝影機時,正好借用鏡頭的框架來過濾、揀選資訊,反而讓他們更集中留意眼前的事物。」

另外,香港教育學院早前舉行「『觸』得到的藝術」展覽,展示由視障人士與健視青少年的共同創作,展現傷健共融。

此活動由教院視藝科學生策劃,名為「探藝工作坊」社會服務計劃,早前為香港失明人互聯會以及香港盲人輔導會視障兒童家長資源中心的會員舉行工作坊,協助傷健人士以觸覺、嗅覺等不同感官探索視覺藝術,創作藝術作品。

教院學生趙可怡說,期望藉此發掘視障人士的藝術潛能,提高視障人士對藝術的興趣,鼓勵視障與健視人士的藝術交流,推動藝術教育。(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