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多無視網絡欺凌

期數
3686
刊登日期
2014.10.10
主曆
主曆 2014 年 10 月 12 日

(本報特稿)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香港委員會「青年使者」所做的一項調查發現, 近半受訪青少年對網絡欺凌「視若無睹」。他們呼籲網民不要助長網絡欺凌,年輕人亦應遏止網絡欺凌。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香港委員會早前舉行「青年使者」委任典禮,六十名關注兒童權利的中學生完成九個月的特訓後,獲該會委任為青年使者。

當日青年使者發表他們最近就中學生網絡欺凌所進行的調查,發現所有受訪者都曾接觸網絡欺凌行為,當中近兩成自認是「欺凌者」或「被欺凌者」;此外近九成為曾目睹網絡欺凌的「旁觀者」;近半「旁觀者」坦言對欺凌行為「視若無睹」,有近一成更表示會「加入欺凌」,調查員認為情況令人關注。

上述調查於六至七月間進行,青年使者訪問了二百五十 一位中一至中六學生。

調查員認為,不少中學生對網絡欺凌似乎習以為常,反應麻木,朋輩影響亦可能是令網絡欺凌情況加劇的因素。

有份參與研究網絡欺凌議題的青年使者羅麗欣席間指出,她曾目睹有同學在社交網絡上被其他同學集體杯葛而要自殺,這令她深深體會到網絡欺凌的禍害。

「我從沒有想過一個facebook的貼文、一個『分享』、一個『讚好』的威力可以那麼大。」十五歲的她說,旁觀者目睹網絡欺凌不可推卸責任,為此她和青年大使組員於九月走上街頭,喚起更多市民關注網絡欺凌,並呼籲公眾在社交平台「分享」及「讚好」之前三思。

同場的青年大使委任典禮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香港委員會主席陳晴說,本年是聯合國通過《兒童權利公約》二十五周年,她期望藉此為年輕人提供更多機會,讓他們為同輩表達意見。「倡議兒童權利的路,必需靠年輕人才能繼續走下去和走得更遠。」她說。

另一方面,青年使者在培育期間參與了十多次工作坊,了解兒童權利及世界兒童狀況,培養同理心,期間他們在校園、學界籌辦了多個分享講座、體驗日營及攤位活動,推廣兒童權利信息及籌款,讓更多年紀相若的青少年了解發展中國家的兒童狀況。

他們在七月先後遠赴甘肅及老撾考察,關注留守兒童及兒童營養不良議題。此外,他們亦分成三組,研究網絡欺凌、遊戲權利被剝削及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兒童遭標籤這三項議題。(公)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