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社工回應驗毒諮詢:
期數
3686
刊登日期
2014.10.10
主曆
主曆 2014 年 10 月 12 日
(本報訊特稿)反「社區驗毒」社工陣線早前假浸會大學舉行活動,出席的學者及社工指出,單一民意調查結果不足以支持立法推出社區驗毒,當局應從協助濫藥人士及社會處境等多方面與市民討論。
該項八月舉行的活動題為「菢蛋就是罪名」,回應禁毒常務委員會七月推出的「驗毒助康復計劃」諮詢報告,雖然諮詢期間從社工界等所收集的意見書中,反對驗毒比支持的多,但委員會後期所做的民意調查卻指社區驗毒得到廣泛支持。主辦單位本年四月亦曾舉辦民間高峰會討論禁毒議題。
大會講者、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副教授許寶強稱,上述調查有預設立場之嫌,諮詢議題亦不應局限於反對或支持這二元選擇。
對於禁毒常務委員會表示相關建議是參考瑞典社區驗毒的經驗,許寶強指當地驗毒計劃是在尊重人權、警民關係良好及寬鬆的社會環境下進行。他指瑞典於一九九三年推出社區驗毒是有鑑於吸毒率於八十年代飆升,近年香港的吸毒比例卻未見大幅上升。
他說香港須幫助隱蔽的吸毒者,解決他們不被社會接納的問題,鼓勵他們求助,「但接納不等於認同」。
發言環節上,參加者吳希彤說,社區可把吸毒問題定位為廣泛健康問題去處理,例如近年英國把吸毒問題置於普遍濫藥問題的範疇中。吳氏二○○九年以中學生身份擔任「青少年關注大埔區校園驗毒試驗計劃小組」主席。
反「社區驗毒」社工陣線邵家臻席間對本報說,當局若只憑單次的民意調查去訂定政策,是危險的做法,他說全面而連續多次的調查,才能夠為社會問題把脈。(鄧)
廣告